书籍 红拇指印的封面

红拇指印

弗里曼

出版时间

2004-04-30

ISBN

9787806577288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伦敦,贺毕行政管理的公司发生了钻石窃案,空空的保险箱中只留下一个血红的拇指印,警方循线索找到指纹的主人-贺毕先生的侄子罗宾并指控这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为嫌疑犯人。然而,一枚红拇指印能否说明一切?显明的事实与隐瞒的真相之间有没有不为人知的落差?聪明敏锐的侦探宋戴克医生,以他专业的知识理性思考,松动了毋庸置疑的如山铁证,案情急转直下,令人拍案称决。

作者简介:理查·奥斯汀·弗里曼(1862-1943)

英国作家,生于伦敦苏活区,裁缝之子,大学时专攻医学,毕业后前往非洲黄金海岸的英国殖民地执医,长达七年,后因为健康原因回国,不再从事专职的医务工作。

在写了一本颇受好评的游记之后,弗里曼开始转向专业写作。他初与友人共同以“CIFFORD ASHDOWN”(克里福德·阿什当)为笔名出版了一些犯罪小说。而后“单飞”,创作了以宋戴克为主角的系列故事,《红拇指印》是第一部,发表于1907年。弗里曼将他的专业知识通过宋戴克这个角色发挥出来,结合科学的观察与对犯罪的推理,使作品充满知性的愉悦,另外,他创造了“反叙式推理”形式,故事开始时,读者已然知晓凶手,悬疑的趣味来自犯罪过程的逐步揭露,层层还原,这种形式本身,亦是作者“实验精神”的发挥。

用户评论
就这么回事
09年8月7-8日
其实这是一本法庭推理小说吧,能在有限条件完成逆转还满厉害的。
近来读的为数不多的不晕的古典推理
太实在了~
Raymond Chandler 的推荐
为所谓的嫌疑犯做法庭辩护的那一段,实在是很精彩纷呈,不过最后的结尾稍稍欠那么点意思,按理来说,能为嫌疑犯洗脱嫌疑,那好歹把真凶给推出来呀,但是这部作品没有,为嫌疑犯洗脱嫌疑,整个侦探的推理过程也就结束了,嫁祸给嫌疑犯的人,到底是他的兄弟,这是个问题,作者没有说,这样的结尾算不算是个坑,还有待商榷,不过作为一部推理小说而言,已经算是很优秀的了,科学物证分析特别到位,作者在作品中借侦探之口提出的指纹分析术,时至今日来看,仍然是很优秀的,这样的作品放在今天或许确实没什么新奇,因为嫌疑犯肯定不会是真凶,这样的套路,早就被用烂了,但是站在从那个时代而言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称其很可以,似乎并不为过,而且,除了破案之外,故事中的爱情,似乎可以说是另一个不俗的看点。 详可见吾之书评。
反叙推理的经典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书创新意味十足 整个故事不是太吸引人 但细致科学的破案手法还是有些看点的
炫学看得很舒服,我认为虽然现代科技够发达了但这种伪装手段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要是血液真是被栽赃者的就更妙了,还能验DNA) 相当佩服侦探对推理的严谨态度,尤其是关于列车长的那段推理,靠观察得出的事实依据仅有“他经常站立”,其余的都只是猜想,所以说要有实证(去问本人)才能下结论嘛 以及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好助手√ 只可惜whoduit真的很无趣,开头约四分之一就已经疯狂明示凶手了
神探必备:医生助理,啰嗦女士。看到一半就觉得凶手该是朱丽叶,越往后看越觉得作者对她的描述很奇怪。结局没有交代清楚真凶究竟如何作案以及作案动机,也没有解释他与朱丽叶的关系——他究竟是如何获知医生体信息的,为什么朱丽叶后期与“我”的谈话中反应如此奇怪??难道是因为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