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的单位组织的封面

中国的单位组织

李路路

出版时间

2019-03-01

ISBN

9787807682301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单位组织曾经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核心,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单位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显著变化。本书通过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单位组织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系主任和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社会分层、组织、现代化与社会变迁。2003年,他与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的边燕杰教授共同发起“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性学术调查项目。
推荐理由
《中国的单位组织》一书详细剖析了中国单位组织的演变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提供了对这一独特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和全面分析。作者通过对单位组织的历史、结构、功能和转型过程的探讨,展现了单位组织在资源配置、社会分层和权力关系中的作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独特视角。
适合哪些人读
对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单位组织感兴趣的读者
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者
对公共政策和社会治理感兴趣的从业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再版序
第一章 “单位”
——一种统治的结构
第二章 资源与交换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非常优秀的书,关注点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单位组织的结构研究范畴了,更深刻的是揭示了改开以来的组织与统治逻辑——自主性的扩张并不意味权利的扩大,而是指向一种全新的多元垂直依附关系。改开所强调的自主性一方面具有多元的特征,一方面又没能获得配套的所有权保障,导致社会结构的转型很大程度上仍是在暧昧并被权力横加干预的范畴内艰难推进,写得很深刻。唯一的问题就是成书的时间太早了,在极富变动性的改开语境里虽抓住了它的基本逻辑,却又把研究对象给限定在了一个必被消化的矛盾前沿,让其中很多扎实的论证与观察在历时性的比较里丢掉了意义,不过瑕不掩瑜,这本书已然是一本非常成功的著作了
挺切实的 但只看第一章就好了…
三联的图表问题怎么这么多,我这还是2020年修改过的版本......对单位的解释挺有意思的,国家利用权力对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及其其他社会性资源进行包揽分配,这种分配通过单位组织发放到个人。利用对资源的控制,国家使个人紧紧依赖于单位,而单位又依赖于国家,自此国家通过资源控制完成对个人的控制。
这个命题很有意思,就算是20多年后的今天,单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息息相关。能从中思考一些中央、单位、体制内、体制外对资源权力的看法,能从自身找到一些惰性和路径依赖。本书调查阶段在1993年,差不多30年了,很多衡量比重在今天即使体制内部也变化很大,如果有人就2000到2020这段时间就此命题来做一番认真的研究那就牛了。尽管如此,这么多年过去,虽然手段的表现方式不同,但是实际的内核不变,制度仍然是掌握最大权力和资源分配的那个,不可抱有侥幸。
任务式读完。成书时间太早了,食之无味…统治那一块有启发,但其他期待看到的东西没怎么出现,到最后不免觉得:就这?
疫情当下更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统治通过控制其隶属的单位组织进而实现对个人的统治
作者1993年在全国10个城市、100个单位中,对4000人进行了问卷访问,书中所使用的数据即这次调查的结果,有兴趣还可参看《中国单位现象研究资料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在这本书里,笔者一共制作了6个大类的量表和15个子量表,用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及试图说明本书的主题,即中国单位社会中的权力、资源和交换。作者认为,要说明中国单位社会中权力和资源的交换,同时也要说清楚其交换的一个重要对象:依赖(前四章几乎都在讲单位的依赖模型)。
韦伯的框架。有些在90年代得出的调查结果,在中国现代化和体制改革经历了巨大变化的当今恐怕已经不适用了。
第一章和第六章属于结论性、概括性的章节,第二章到第五章是对结论的分析论证过程。
比较旧的研究了,但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比较有意思。但在单位这种组织会不会质化比量化更好。和刘震云一地鸡毛共读,文学的社会学。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