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焦土:苏德战争(1943-1944)的封面

焦土:苏德战争(1943-1944)

保罗•卡雷尔

出版时间

2013-07-31

ISBN

9787894292452

评分

★★★★★

标签

军事

书籍介绍

《东进》与《焦土》两部著作首创先河地将二战最重要的战场——东线——的血腥战事历程清晰而又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作为《东进》的续篇,《焦土》从1942年底的作战行动一直讲述到纳粹德国败亡,全景式地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面:既有高层将领的运筹帷幄,也有下级将士的浴血奋战,这两方面的结合构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传奇。书中也不乏一些细节性描述,将亲历者的真实记述与历史文件相结合,即便对东线战事了如指掌的读者,也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新的收益。大大小小的事件,林林总总的人物,全面而又详尽地展现了东线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是战争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西方对这两部书的评价用了这样一个词:all time classic ——永远的经典之作。

上世纪六十年代到本世纪的今天,这套书不仅一直在大卖特卖,许多著名出版社还都先后推出过自己的版本——包括“地图版”、“彩色插图版”等等——这一点有力地证明了该著作的经典性。

用户评论
泥将军和既要有要还要。
整套书都感觉是德国的辩护者
二战苏德战场由盛转衰的全记录,从库尔斯克一直退却到东普鲁士边境,昔日无敌的德国陆军面对的是日益强大和人力物资似乎无穷无尽的苏军,只能左支右拙。一系列战略战术上的失误以及人力资源的枯竭注定了第三帝国灭亡的命运。基本是从德国的角度去描写的东线战事,也能看到苏联红军的不断壮大和能力的提升。二战经典。
#书# 如果41-42年苏德战场,德国人占有战场主动权的话,那么43-44年,德国人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但即使在此情况下,德国人的积极防御,战术得当的反击还是让苏联人差点丧失了战场主动权,要不是“太少、太晚”的情况被扩大(希特勒的固执),最终的战局也许并非如此。这本书中不得不提曼施坦因,是他一次次地完成危难之中的救险,“消防队长”的称号由此而来。如果东线战场有一个东线总指挥的话(撇开希特勒),曼施坦因是最佳人选,而且可以预见,他将给德国人带来43-44年的巨大胜利,至少不是如此的失败。不过战场上没有“如果”~~~
德国真打赢了东线,就极大增加了45年被核爆的风险;国运之争从把爱氏,外尔等德国能打赢科技之战的顶尖人才轰走时候就天平倾斜了,留不住欧洲真正力量所在,光靠军政是无法执世界牛耳
我很想知道那些本可以及时撤离却因小胡子的愚蠢命令而死守在克里木,哈尔科夫,斯大林格勒……随时等待死神召唤的普通士兵心里是怎么想的。可惜作者一成不变的站在俯瞰视角以流水账的方式记录着东线往事。
整个1943年,德军单兵尚能以一敌三,将领也多有好操作,书也多描写了德军的英勇,然而元首总让死扛,苏又不停歇,也亦勇… 可读性推开了了解苏德战争的大门
德军几乎赢得了每一场战役,但输掉了整场战争。
从德军角度来看这场战役,但是作者偏向性太重,如果是刚接触这段历史的新人来说,看完还以为德军是二战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