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性別島讀的封面

性別島讀

謝宜安等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时间

2021-10-14

ISBN

9789570860085

评分

★★★★★
书籍介绍

★ 第一本集體書寫的臺灣性別文學史 ★

性是權力的根源,文學是社會革新的力量

寫給每一顆騷動心靈的臺灣.性啟蒙讀本!

從女鬼到女人,從同志到酷兒,從Me too到Me only,

21位作家學者深入歷史迷霧,接力傳遞的文學革命暗語。

臺灣性別運動跨度百年,從傳統禮教下男尊女卑的困境中萌芽,在性別平權的艱困道路上奮力搏鬥,進而拓展出性別流動的燦爛風景,春光乍現。在性別運動中,文學時常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成為改變社會的先聲與契機;文學,蘊含反抗者的意志。

這是一段屬於臺灣的性別文學故事,從暗黑到光亮,從陰間到陽間,從壓抑到解放,反抗者重重穿越,接力突破。這是一座性別意識的花園,有交纏掙扎的林投叢、從異域移植的絢爛櫻花,以及號稱堅忍不拔的梅花,而曾閃躲至角落的玫瑰少年,也終於在向光植物的世界中,嗅聞到下一層歷史簾幕的百合香氛。

透過性別,我們始能洞悉自己,在性別意識綻放的島嶼上,坦然自在做你自己。新世紀的性別文學讀本《性別島讀》,獻給每一位不懈探尋自我而獨一無二的你。

本書特色

★國立臺灣文學館特展超進化

21位作家學者穿越「可讀.性」展間時空,串起追求平等與解放的跨世紀物語。

★性別文學秘境的全方位指南

時間橫跨清末、日治、戰後至21世紀,領域囊括傳說、小說、散文、詩與劇場。

★文青必備的性別社會透視鏡

關注制度壓抑、創作者的書寫介入,以及從邊緣反抗的性別運動等全面現象。

各界推薦

「臺灣『性』,含括了性別的制度壓抑、平權抗議,以及掙脫枷鎖的全面現象。不同時代,其實都能看到文學率先衝擊社會的壓抑,從這樣的視角觀看臺灣文化史,更見真苦痛與真感情。」——蘇碩斌/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專文引讀】

李昂/作家

臺灣作家和他(她)的時代,又有怎樣的關聯呢?這本書當中談論的性別、性,無疑的可以作為一種觀照。

張亦絢/作家

文學究其根本,與發現與保存人的完整性有關。而臺灣或性別之所以是有力的元素或方法,原因在於,它得以返還人們被貶抑、拒認與減價的存在與歷史,也就是說,恢復我們的完整性。

邱貴芬/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

女人何以「為人」?性別越界的人如何為「人」?而從「女性」到「性別」的研究論述,如何開展「人」的空間?這或許是女性文學批評和性別文學批評最值得注意的貢獻吧!

吳嘉苓/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性別島讀》也把性別當作動詞,一樣想引領大家重新看待性別世界。然而文學研究界同行施展了獨門的魔法,我感到新鮮而著迷。魔法一組一組開展,2D閱讀也彷彿經歷4D VR,眼前的性別社會變得超立體。

編者簡介

王鈺婷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現任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戰後女性文學、散文研究、臺港文藝交流。著有《女聲合唱——戰後臺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身體、性別、政治與歷史》。

策劃單位簡介

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灣文學的發展,從早期原住民、荷西、鄭氏、清領、日治、戰後,世代更迭,族群交融,累積大量文學作品,孕育出豐厚多元的內涵。國立臺灣文學館為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除蒐藏、保存、研究的功能外,更將透過展覽、活動、推廣教育等方式,使文學親近民眾,帶動文化發展。

作者簡介

謝宜安

一九九二年生,鹿港人。臺大中文所碩士,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關注都市傳說、怪談與民俗,以及其中的現代性、性別等議題,希望藉由傳說解讀人心。著有《特搜!臺灣都市傳說》,以及小說《蛇郎君:蠔鏡窗的新娘》。

陳彥伃

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現任上...

(展开全部)

目录
推薦序(節錄)
作家的「我們的年代」
李昂╱作家
那麼,臺灣作家和他(她)的時代,又有怎樣的關聯呢?這本書當中談論的性別、性,無疑的可以作為一種觀照。
我,和年齡與我相近的作家,大概從一九五〇年前後出生的這一代,可以說是這個時期有機會行走於風尖浪頭的一代。我們來自戒嚴的白色恐怖;高壓的「中華文化復興」教育;嚴格的傳統君父社會制約。可這樣的時代背景,給予我們開創的機會。只要我們有足夠的前瞻性、足夠的勇敢。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博客来购书68。台湾女性文学和同志文学的发展史,从女性到性别的研究论述,探讨如何展开人的空间,有点像台湾版的《一间自己的房间》。虽然每章都是点到即止,但单看书里罕见的图文文献就已经值回本钱了。对李昂和夏宇作品的解析使我很有启发!以及鲸向海《大雄》这一书名有三层意思我是没想到的……
较为简单的综述,想要深入了解的期待有点落空。
一本对于台湾性别文学发展历程的全面介绍。国内对于台湾文学的介绍,尤其是对于台湾性别文学的宣传推广少得可怜,感谢这本书提供的开阔的视野。
性别岛读讲的是台湾女性跨世纪如何通过文学一步步地,由前现代儒家礼法桎梏下借“女鬼”的“幽冥之力”,历经日占、美援、白色恐怖时期,到现代文明法制解放下赋予“人”的“法度之力”,发出自己的声音,维护自身的权利。本书基于国立台湾文学馆《可读·性:台湾性别文学变装特展》图录进化而来,整体完成情况像大学生写的论文,文章写的工整、认真,内容方面有一点儿浅,有一点儿散,但是不乏叫人眼前一亮的灵感。书中编选的图像资料很珍贵,像是林海音的一些照片,给人以老友重逢的惊喜。书中提到的张亦绚的《性意思史》、胡淑雯的《哀艳是童年》感觉会很好看。比如:胡淑雯在《浮血猫》写道“假如她不怪罪那个人,别人就会说,她是自找的。”
很好看,学到很多知识。北一女自杀事件的女生竟是朋友的小学同学,历史和真实事件会以某方式千丝万缕地联系起来。感叹台湾文坛的开放自由。20230701
基于台湾文学馆性别文学变装特展整理的文集,也许不全面但每一篇短小精悍且很好读。也许就像“可读性”几个字里蕴含的双关一样,看的时候并不会感受到被高深的学术语言拒之门外,更像是在读一本由新世代制作的性别议题杂志(当然也因此比较浅近),但并没有损失严谨引证和论述框架。性别不被收入文学史的某一章节,而是写出自己的文学史,这是具有相当意义的一步。里面所述的研究范围也早已超越了文学而面向更广阔的文化研究(戏剧电影民俗…)“岛读”系列值得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