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頓.摩爾圖書獎(Barrington Moore Book Award)得獎作品──
★一本講述帝國的集大成之作★
歐盟就像哈布斯堡帝國再生?
鄂圖曼帝國的宗教制度可以解決現在多元文化的社會問題?
講述帝國的書多如繁星,但你也許只需這本作明燈。
「我們時代的帝國壽命不長,但永遠改變世界;滅亡是他們最不重要的特徵。」──奈波爾(V. S. Naipaul)
「當代世界面臨的迫切問題,甚至新世界秩序誕生而產生的陣痛,許多都可以透過帝國的稜鏡來檢視。無論我們在哪裡轉彎,遇到任何問題、任何情況,歷史上的帝國似乎都有先例。」──第一章 帝國的概念
★為什麼這麼多人著迷於帝國、研究帝國?
★為何過了千百年,我們還必須向帝國討教?
★帝國究竟能解決什麼問題?和我們所處的現代社會有什麼連結?
本書特色
.精選6個帝國,重點串聯世界史。
.以歷史社會學角度,探究帝國為何能超民族、超地域、超國家?
.比較探討「陸地/海洋」、「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帝國/民族」的框架,解答帝國、帝國主義、殖民、民族與民族國家間的關係。
.羅馬帝國:如何以信仰、教化、公民制度成為所有帝國的父母?
.鄂圖曼帝國:來自東方的外來者,如何統治了文化與宗教皆不同的歐洲?
.哈布斯堡帝國:爬梳最複雜難解、最令人嚮往的帝國始末。
.俄羅斯與蘇維埃帝國:帝國何以變得無疆界?又如何成為戰爭的伏筆?
.不列顛帝國:與國際密切相關的海上帝國,如何行走在既分裂又凝聚的道路上?
.法蘭西帝國:帝國如何演變為民族國家?
現代國家、全球化困境的解藥,竟是──帝國?
帝國千百年的治事經驗,能教導我們如何駕馭現在的世界。
回看規模宏大、超民族、多文化的治理方式,思索從帝國到國家的進程。
.「帝國克服許多今日難倒我們的問題,這點千真萬確!」
光輝榮耀的帝國在20世紀初始曾一度殞落,成為帶有貶義的侵略者、殖民者代名詞,如今卻再度躍升人們研究、探索的對象。究竟帝國有何魅力,吸引後世不斷重新了解?帝國又有何祕密,能解決當今的問題?
.透過6個帝國,看世界的版圖如何被塑造
社會學者庫瑪以獨到的眼光,從羅馬帝國開始,書寫鄂圖曼帝國、哈布斯堡帝國、俄羅斯與蘇維埃帝國、不列顛帝國、法蘭西帝國,以宏觀角度描繪其多面向,梳理其承繼羅馬與創新處、擴張的方式,以及更重要的──統治方法。帝國統治者眼中的帝國目標為何?是創造財富、傳播理念,還是有其宗教的使命?他們又是如何尋求能夠一統世界的普遍秩序?
.要真正明白帝國的價值,必須超越一切歷史觀點
庫瑪指出,帝國造成宏亮的當代迴響,我們應超越歷史看待。它是現代國家形成的源頭,其精神與治理模式,深深影響後世。在日益全球化、各地更為緊密聯繫往來的現在,包含多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的帝國,無疑是絕佳參照。
各界推薦
「就理解帝國這一主要寫作目的而言,本書的主要原創貢獻並不在於發掘稀見史料與新興個案,而是透過消化和整理歐美學界的先行研究,作者進而以歷史縱深的視野出發,提出對帝國概念化與模式化的見解。」──孔令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精彩佳作。」──安東尼.帕格登,《帝國的負擔:一五三九迄今》(The Burdens of Empire: 1539 to the Present)作者
「本書實為佳作。洞見獨到,深入帝國歷史與統治者及捍衛者的論述。儘管研究材料龐大,庫馬的文筆生動淺顯,清楚剖析了複雜的主題。」──羅納德.吉爾格.蘇尼(Ronald Grigor Suny),《「他們能住在沙漠,但不能住在別的地方」:美國種族屠殺史》("They Can Live in the Desert but Nowhere Else": A History of the Armenian Genocide)作者
「在這部精彩的巨作中,庫馬帶領我們暢遊數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帝國,指出帝國重要的概念與意識形態,用以了解他們的治理形態與遭遇的衝突。同時,他深入民族主義與帝國互相競爭的場域,並探討帝國身後的遺產。」──馬克.貝辛格(Mark R. Beissinger),普林斯頓大學
作者簡介
克里杉.庫馬(Krishan Kumar),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社會學教授、威廉.克南二世慈善信託傑出教授(William R. Kenan, Jr. Professor),著有《英格蘭屬性的概念:英格蘭文化、民族身份、社會思想》(The Idea of Englishness: English Culture, National Identity and Social Thought)、《從後工業到後現代的社會:當代世界新論》(From Post-Industrial to Post-Modern Society: New Theories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一九八九:革命概念與理想》(1989: Revolutionary Ideas and Ideals)。
譯者簡介
胡訢諄,中國台灣中正大學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