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吃的美德: 餐桌上的哲學思考的封面

吃的美德: 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

出版社

商周

出版时间

2014-08-31

ISBN

9789862726426

评分

★★★★★

标签

美食

书籍介绍

當代最暢銷的天才型哲普作家。飲食哲學的第一本書

人是一種會吃、會思考、會享樂的動物,

而餐桌正是我們可以同時做這三件事的地方。

怎麼吃是一門有深度又有趣的思考;懂得吃才能帶來身心靈最大的滿足。

這是一本非常迷人的食譜書,喔,不,是哲普書!

作者深入飲食傳統和文化,提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哲學思考:

有機就是良心?在地生產比國外進口環保?

吃素比吃肉慈悲?吃得越清淡越好?

跨國大企業等於萬惡資本家?

純手工製作比機器量產好?傳統古法勝過創新料理?

而關於吃的行為,作者也指出許多值得深思的道德問題:

把食物吃完才不算浪費?吃到飽可以吃但不能帶走?減重關乎意志力?

實際體重和理想體重之間的差距,就是肚子餓和嘴饞之間的距離?

針對這些反思,本書將一一加以辯證與釐清。

我們處於飲食文化的黃金年代,無論是美食、食品營業和衛生都發展到巔峰。在世界任何角落,都像萬國博覽會一樣,可以吃到各國美食。可是我們沒有認真思考一些重要的議題:為什麼食物那麼重要?我們和它的關係是什麼?我們選擇要吃什麼,其實涉及人性的本質層面:動物性、感官、社會、文化;創造性、情緒性和知性。對飲食的認真思考,需要考慮到和自然的關係,和其他動物的關係,和其他人的關係,以及我們自己。所以說,關於飲食的思考,其實也涉及如何做個有德行的人,以及決定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本書所提出的「吃的美德」,並不是傳統的德行,而是更能因應世界的變化的飲食觀念。書中每一章都會提到關於飲食的某個面向以及和它對應的美德。第一部討論當今有關飲食倫理的熱門議題,包括有機食物、永續發展和動物權。第二部著重於我們如何建立自己的好壞、對錯判斷。第三部和第四部則強調如何養成好的飲食性格和習慣。

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提出一個既深且廣的飲食哲學,一種如何吃、如何思考、如何生活的論述,藉此為目前的飲食大雜燴理出一些脈絡。懂得如何吃,你就懂得如何生活。

目录
前言
第一部:採集 Gathering
1. 勇於求知:了解越多,選擇越自由 / 起司拼盤
這麼做甚至不需要多麼勇敢,只要多花一點時間求證就行了。再說,了解更多確實會讓人更珍惜自己吃下的食物。
2. 自給不自足:互相依賴讓我們更強大 / 義大利燉飯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我读过的他写的最差的一本书了,都是车轱辘话,当然是简单的哲学思辨,但于他而言,毫无进展。
以前看的食物书籍和纪录片总感觉都差点儿什么,直到巴吉尼这本。这才是我想看的美食写作的样子啊。“有能力品尝美食,却又不为之执着”。人生何不如是。
易读但真知灼见仍然像珍珠一样闪耀
简直鬼扯?把亚里士多德的节制跟孔子的中庸放一起讲 也太low的鸡汤了;某些食品科学知识倒还行
每当扪心自问什么是道德上的大恶,我们往往回顾历史,放眼海外,但一如笛卡尔所说:“人要是花太多时间旅行的话,就会变成自己祖国的陌生人;人要是太沉浸于过去之事的话,就会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相当无知。”因为人的心理盲点,导致了全球不公平的食物供应。但这还好,私以为,对比起被剥夺去生命而成为饭桌上的美味而言,于我而言,大恶即是将自己的美味建立在生灵的「极度痛苦」之上。历史上有文艺复兴,食物也有。
理清一些迷思,還可以。
美食价值观最接近的书之一
关于减重的那几张,确实没想到减肥和食物也能有这么多思考……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