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罗佩事辑
严晓星
评分 7.9分
《高罗佩事辑》包含三个部分,即高罗佩传奇、史料辑录、友朋诗词,汇编了目前所见的他人所写涉及高罗佩的第一手中文资料,异常珍贵。高罗佩在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又遭逢战乱频仍的年代,比较重要的记述多见于台湾,其中以陈之迈所写的长文《荷兰高罗佩》最为详尽。另外,书中所提及高氏所著狄公案在中国本土一再刊行,且多次翻拍为影视作品,风头远胜于数百年来中国作家所创作的各种长短不一的狄公探案故事。这些内容势必为本
掌故(第九集)
评分 暂无
本书较之前八集,本集体量明显增大,堪称“特大号”,三篇长文撑起主干。第一篇《钱锺书旁记》,是钱锺书先生的堂弟钱锺汉四十年前所写,虽说是“旁记”,却不得不承认,自家人“旁记”的深度与生动,迥非他人所能及。第二篇《一个陌生女读者的来信——胡适与龚羡章、文公直“夫妇”交往钩沉》,从胡适秘藏的一通读者来信,钩沉出他与一对出身名门的年轻夫妇的交往,如同掀起了厚重的时光幕布;作者夏寅年少新进,令人欣喜。高林重
近世古琴逸话(增订本)
评分 9.1分
关于古琴的百则精彩故事,古琴爱好者常备必读之书 大时代里馀音袅袅的琴人悲欢,近现代古琴界的“世说新语” 修订文字增补篇目,收录近三百幅珍贵图片,全彩精印 导演郭宝昌、古琴家龚一、掌故家赵珩、艺术家陈丹青、学者扬之水联袂推荐 ☆编辑推荐 ◎重温历史,开阔眼界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
金庸识小录
评分 7.5分
“识小”语出《论语》,“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作者写金庸,小处着手,循旧有体例,就金庸著作进行解读,数百至千余字一篇,道出金庸小说中种种人物的原型、情节的蓝本及典故出处。虽是附着在金庸小说而进行的阐释,但旁征博引,涉及种种器物、名号、典故、引语等,有出于小说之外的价值。本书内容大致分为议论与考证两部分,有理有据,翔实可信,虽以短小的札记体裁写出,但能免于陈言,富于趣味性与知识性,是
金庸年谱简编
评分 8.4分
严晓星先生在2012年出版《金庸识小录》,附录有“金庸年谱简编”,自出版后,近二十年金庸生平材料大量出现,作者面询金庸,寻访其故交,在之基础上披沙简金,扩充四倍,更有关于金庸珍贵图片数十张展现,从而形成了目前最为翔实的金庸的生平故事。 该年谱没有作者个人情绪掺杂,不注出处,不作考订,只限于最扼要地交代谱主的言行和创造,在体裁上是更纯粹的年谱。 金庸的一
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
评分 9.6分
抗战之初,中国文化界的精英云集昆明,时在航空公司任职的古琴大家查阜西(1895—1976),与比自己小十八岁的才女张充和(1913—2015)相识,从此以“四哥”“四姐”相称,互授古琴与昆曲,“乐人词家,朝夕晤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与音乐家郑颖孙、彭祉卿、杨荫浏、曹安和,作家老舍,学者罗庸、罗常培、唐兰、丁燮林、浦江清等人或徜徉山水,或演剧雅集,或谈文论艺。他们承继文化命脉,彰显文化自
七弦古意
研究出自有心人 ——严晓星《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序 严晓星从Email传来他即将出版的论文集的目录,邀我为他的论文集写序。虽然与严晓星素不相识,但读他的论文目录,就可以感觉到作者的学术素养和对古琴的喜爱;于是就欣然答应,便有了这篇序。 跨越几千年的古琴艺术,其相关史料涉及琴谱、琴人、流派、逸事等诸多方面。然而终究在历史的沉
评分 7.2分
作者酷爱乱读书,尤好金庸小说,阅读中随手考掘故实,索隐发微,出入于文学、历史、风俗、博物、西学之间,虽以短小的札记体裁写出,但能免于陈言,而富于趣味性与知识性。论者以为其价值实远在坊间所谓“金学”论著之上。本书的大部分篇章十年前即已在网上流传,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写法,拥有众多的读者和良好的口碑,一时模仿者甚众。这是作者加以增订后的首次结集出版。 书中所附四万字的《金庸年谱
梅庵琴人传
梅庵琴派是民国初年崛起的新的古琴流派,在琴坛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是一部纪传体的梅庵琴史,以已故的王燕卿、徐立孙、邵大苏、程午嘉、刘景韶、吴宗汉、陈心园、朱惜辰等四十位琴人的跌宕人生,描绘出百年来古琴艺术飘零传续的缩影。同时以《待访录》提供未能入传者的线索,以《梅庵琴派系年》补纪传体之缺。本书之写作,参考的文字资料不下二百余种,包括书信、日记、档案、未刊手稿、旧报刊、地方文献及各类古琴资料,兼有
近世古琴逸话
评分 8.2分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碣石调·幽兰》回归中土、到二十世纪末的两个甲子之间,中国的古琴艺术在时代大潮中,也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也是与当代古琴界血脉相连、为所有琴人所熟悉的历史阶段。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一百二十年间琴坛的轶闻趣事,涉及琴人一百五十余位,不仅包含了九十多篇掌故,还选配了近八十张图片,其中不乏首次正式面世的珍品。通过这些文字和图像,既重温历史,也开阔眼界和心灵。
人书俱老
李君维先生不滥情,不空发议论,不妄加评判,他的喜怒哀乐在淡雅舒展、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他写大学同学同时又是张爱玲好友的炎樱、写旅美作家董鼎山、写“小报大王”唐大郎,都是视角独特,情趣盎然,而且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他的《张爱玲的风气》、《 中的太太》等一系列谈论张爱玲的文字,不但文笔隽永,更是“张学”研究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他对现代时装颇有研究,这不但体现在他的小说里,也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