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
张文显
评分 4.4分
评分 5.2分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16门核心课程教材:法理学(第4版)》简明而富有逻辑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对法的本体,法的演进与发展,法的制定与实施,法的价值,法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等法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阐释;对通贯整个法学体系的基本范畴,诸如法、权利、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等进行了细致分析;对全球化与法律
良法善治——民主法治与国家治理
评分 暂无
法理泛在:法理主题致辞集
本书是自2017年12月法理研究行动计划启动以来,张文显教授在“法理研究行动计划”历次例会上的致辞、讲演、总结,以及同一时段张文显教授在其他会议上的相关讲话和文章的汇集,共计60篇,内容关涉“什么是法理”“如何发现和凝练法理”“怎样理解法理”“法理的方法和思维”“部门法中的法理”“实践领域中的法理”等,既呈现张文显教授在这一时期的法理研究成果,也是对当下法理意蕴的梳理、总结与反思,在反映法理
法哲学通论
评分 6.4分
《法哲学通论》一书是一本全面、系统、深入阐释法哲学研究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和理论目标的学术论著。 该书分别以“法学”、“法律”、“法治”为主题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三章,不仅总结囊括了现代法哲学研究的成熟理论成果,而且结合我国法哲学发展状况和法治建设实践进程,展示出我国未来法哲学与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其中,上篇以“法学”为主题,在阐明法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法哲学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
评分 8.3分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在课题进行的全部过程中,本人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处理西方哲学这一法学理论资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和方法论作为评价西方法学的基本标准。在此前提下,我坚持以下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第一,科学的态度,即尽可能地占有充分的第一手资料,实事求是地确定西方法哲学流派的“本真”意义,不随意取舍和解释资料;既不“六经注我”,也不“我注六经”,反对实用主义;不简单地肯定
法哲学范畴研究
评分 7.7分
《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是一本以法哲学范畴为对象的学术论著。作者在书中以科学阐释法哲学范畴、推动法学理论体系建构、更新社会法律和法治观念为宗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语义分析、历史考察、价值分析、阶级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范畴和法学范畴进行了全方位的哲学分析,对法哲学的基本范畴、中心范畴、基石范畴作了层层深入的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
评分 6.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