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的中国政治
郭成康
评分 8.7分
从康熙帝晚年,经雍正朝,直到乾隆帝去世,祖孙三代皇帝的统治跨越了整个18世纪。这100年间,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经过持续变革的重构,以皇帝为核心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高度强化并渐臻完备。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内在矛盾演变、满洲传统文化政治取向及国内外形势日趋严峻等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与皇权扩张、国家治理效能强大相同步,18世纪中叶清朝的国势达到了为外域瞩目、乾隆帝自诩的“全盛”。18世纪清朝国家政治
清代政治论稿
评分 9.3分
本书是作者主要的清史研究成果结集。大体分为“满洲崛起”“康乾盛世的成就与隐患”“满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几个方面。既从大处入手梳理脉络,把握大势,亦能从细微处透视大问题,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其中 “清初八旗制度” 一篇,利用满文档案和其他文献,对入关前满族的八旗制度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代表一代学人对清史的思考、总结和评述。 郭成康,1941 年出生,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
乾隆帝
评分 9.1分
作为对中国历史影响极其深刻、知名度又极高的历史人物,乾隆帝无疑是所有人无法回避的巨大存在。他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在八十九年漫长的岁月里,他几乎见证了18世纪中国所有重大事件。继父祖之后,是他,终于把 “康乾盛世”推向了高峰;也是他,最终为“康乾盛世”落下帷幕。他的人生,就是一部18世纪的中国史。作者郭成康教授系国内知名的清史专家,多年集中研究有关乾隆帝的各种问题。这部乾隆帝传记是
乾隆正传
评分 8.9分
乾隆是整个18世纪中国几乎所在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可以说,中国的18世纪就是乾隆世纪;中国18世纪的编年史,就是乾隆个人年谱。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乾隆的形象严重扭曲了。在清朝遗老遗少心目中,他是个毫无瑕庇的盛世明主;在历史学家笔下,他是个道貌岸然的政治偶像;到了小说家手里,他被编派成专事寻花问柳的花花公子。 其是,乾隆是一个感情丰富、个性鲜明的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