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的logo
无名图书
  • 最近更新
  • 文学
  • 社会文化
  • 历史
  • 经济
  • 理工科
  • 政治
  • 健康
  • 自然科学
  • 计算机
  • 设计
  • 美食旅行
  • 思想
  • 生物
  • 建筑
  • 绘本
  • 天文
  • 學人側影

    黃進興

    评分 7.4分

    《學人側影》收入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著名學者黃進興院士近年來為「因緣所遇的學人」所作的多篇速寫:既有「惠我良多的飽學的師長」──余英時、齊邦媛、蕭啟慶;也有「歷數十年情誼的老朋友」──杜贊奇(Prasenjit Duara)、王德威、葛兆光;還有桑代爾(Michael Sandel)、阿多格(Francois Hartog)、島田虔次、杜希德(Denis Twitchett)與史景遷(Jona

  • 王賡武談世界史

    王賡武

    评分 7.6分

    「人類歷史曾是大陸史,一切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都發生在歐亞大陸,但是近現代以來的全球化擴張則是海洋性的。西方的勝利就是海洋霸權的勝利。」 歐亞大陸的邊緣,產生了三大文明:地中海、印度、中華。為了避開歐亞大陸的阻隔,西方開啟了大航海時代,三大文明激烈碰撞⋯⋯ 歷史學家王賡武縱談今日世界格局的來路與去向。 ~~~~~~

  • 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

    孔飛力

    评分 8.9分

    中國現代國家的形成在何種意義上是一種「中國的」過程?本書認為,早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內部就面臨著諸多根本性問題上的深刻危機。而如今這個「現代國家」,是兩個世紀以來對於這些內部挑戰不斷回應的結果。作者探討的正是在其形成過程中,中國本土提供的知識資源,即「現代性」的中國經驗。 在本書中,作者分別從政治參與、政治競爭與政治控制三個角度入手,探索「現代國家」在中國形成和發展的「根

  • 思想的力量:學術探索之旅的另類自傳

    雅諾什‧科爾奈 (János Kornai)

    评分 9.4分

    雅諾什.科爾奈是傑出的匈牙利經濟學家,青年時曾狂熱地信奉社會主義,之後轉而批判社會主義政治和經濟體系。他的家人大部分在二戰猶太大屠殺中喪生。他先後做過報社記者、研究員(因為政府禁止他在本國從事教學工作),1956年匈牙利十月革命爆發,他已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成為頗具影響力的理論家。科爾奈是東西學術界交流的使者,並在哈佛大學經濟學終身教授職位上榮休。《思想的力量》是以第一身角度追溯了

  • 同床異夢

    藍普頓

    评分 9.0分

    編校者錢乘旦,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英國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專治世界史與現代化理論研究,著有《在傳統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源》等書。 譯者計秋楓,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專治國際關係史和中外關係史,著有《歐洲的夢想與現實︰歐洲統一的歷程與前景》、《漫漫長路︰近代國際體系的萌芽與確定》等書及譯著數部。 藍普頓為約翰普金斯大

  • 闽语研究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

    丁邦新

    评分 暂无

    閩語研究近年成為漢語方言研究中的顯學,是方言研究中最具挑戰性的一個部分,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最引人入勝。閩方言學術研討會已舉行了六屆,第六屆以「閩語及其周邊方言」為主題,有五十多位學者出席並發表論文。本書從中挑選論文若干,交由語言學界作匿名評審,其中廿九篇獲通過發表。 本書按論文之性質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通論,有平山久雄、詹伯慧二位學者的文章。第二部分是「吳閩關係研究

  • 香港回歸歷程:鍾士元回憶錄

    鍾士元

    评分 暂无

  • 香港回歸歷程

    鍾士元

    评分 8.6分

    鍾士元先生不獨是香港一位出色及資深的政治家,而且對香港各方面的發展都有重大的貢獻。在過去四十多年中,香港在政治、經濟、教育及社會等各方面,都有巨大的發展,並且從一個英屬殖民地過渡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鍾先生在香港這其間的發展中,擔當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他可能是曾親身及積極參與整個回歸歷程的唯一一個香港人。 這本由鍾先生親自撰寫的回憶錄,記述了他個人在1979至1999年

  • 愔愔室琴譜

    榮源曾、劉楚華 編製

    评分 暂无

    內容簡介 九十五高齡的蔡德允女士,原籍浙江湖州,旅港五十年,是當今年資最老及備受敬重的古琴藝術家。蔡女士以毛筆手抄的《愔愔室琴譜》,是她六十年來彈琴的心得。全書共四百頁,分四冊,包括琴曲三十五首,大部份是這百多年來較常彈的,如〈陽關三疊〉、〈平沙落雁〉、〈梅花三弄〉之類曲子,更有著名的大曲〈瀟湘水雲〉、〈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等。 《愔愔室琴譜》是

  • 论中国语言学

    周法高

    评分 暂无

  • 光緒初年(1876-1879)華北的大旱災

    何漢威

    评分 8.4分

    本書主要根據實錄、政書、地方志、督撫奏議及《申報》、《萬國公報》,旁考近代中外學人研究成果,對光緒初年華北大旱災的發生背景、破壞性、被災省分及中央政府賑濟措施、成效及災荒影響,都有專章作詳細而深入的論述。

  • 京汉铁路初期史略

    何漢威

    评分 暂无

  • 輻輳與秩序

    黎明釗

    评分 6.6分

  • 經略幽燕

    曾瑞龍

    评分 8.8分

    曾瑞龙,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哲学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宋代军事史,生前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要著作有:《宋朝史论》、《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等,及学术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