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的logo
无名图书
  • 最近更新
  • 文学
  • 社会文化
  • 历史
  • 经济
  • 理工科
  • 政治
  • 健康
  • 自然科学
  • 计算机
  • 设计
  • 美食旅行
  • 思想
  • 生物
  • 建筑
  • 绘本
  • 天文
  • 文學與電影十講

    李思逸

    评分 暂无

    本書是一部別開生面同時也能獨當一面的學術著作。其以電影和文學的關係為主題,討論的內容不僅入乎文學與電影之內,更是出乎兩者之外,大有以十講的形式涵蓋「文學、電影及其他一切」的氣勢,讀來令人十分過癮。 ——李歐梵(哈佛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榮休教授、“中研院”院士) 《文學和電影十講》縱論文字和影像藝術的交互影響,以及其間的種種因緣。李思逸博士思考兩者本體理念

  • 土客大械鬥

    鄭德華

    评分 8.7分

    一場延續12年、波及廣東9個縣、捲入人口超過幾十萬的大械鬥因何爆發,又如何被平息下去? 本書係由作者在香港大學的博士論文整理而成。本書是一部關於廣東咸豐同治年間爆發的土客方言群大械鬥的研究專著,這場大械鬥“時間延續了十二年,地域波及九個縣份,被捲入的人口超過幾十萬,在這段歷史時期,它使到整個珠江三角洲及其邊緣地帶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 敢教日月換新天

    張炳良

    评分 暂无

    「香港勝在有ICAC」,這是1997年廉政公署的宣傳口號,深入民心,廉潔已成為香港社會一個重要核心價值。但曾幾何時,行賄、付黑錢小費乃香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創立只有四十多年的廉政公署能成功移風易俗,其成功因素何在? 在廉政公署退休人員協會策劃下,本書訪問了三十五位退休和前任廉署人員,包括曾任執行處首長的郭文緯、黃世照等,他們大部分都是第一代的廉署人,在七十年代廉署成立初

  • 民國乎?軍國乎?

    鄺智文

    评分 7.6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軍事技術與戰術發展的分水嶺,諸如毒氣戰、空軍、國家總動員等新戰爭模式相繼湧現,對民國軍人,尤其是知識軍人帶來很大的衝擊,亦促成了民國時期的大規模軍事變革。 在討論1920-1930年代中國軍事變革時,論者大多圍繞黃埔軍校的建立或蘇、德兩國顧問對中國(特別是國民政府)軍事現代化的影響。 本書另闢蹊徑,以第二次中日戰爭前東北軍和國民革命軍的

  • 蘋果背後的生與死

    潘毅 等

    评分 8.0分

    中國正處身一個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不但走上發展經濟的高速公路,更重新定義了全球資本主義的發展軌道。出生在後社會主義時代的八、九十後新生代農民工,滿懷夢想地踏上進城打工的不歸路,卻發現了「風光」背後的另一種現實,美好的願望灰飛煙滅。年輕工人的夢想為何與經濟增長充滿矛盾? 本書的作者聯同20所大學的教師和學生組成研究組,於2010至2014年間對富士康及其工人、全球生產鏈、國家與企業的關係等,展

  • 辛亥首義圖志

    馮天瑜

    评分 暂无

    收錄600多幅珍貴歷史圖片,以圖像講述武昌起義的來龍去脈。著名史學家馮天瑜教授窮畢生心血搜集史料,考證史實,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修訂了數十處史實訛誤,堪稱迄今記錄辛亥首義最翔實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