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的logo
无名图书
  • 最近更新
  • 文学
  • 社会文化
  • 历史
  • 经济
  • 理工科
  • 政治
  • 健康
  • 自然科学
  • 计算机
  • 设计
  • 美食旅行
  • 思想
  • 生物
  • 建筑
  • 绘本
  • 天文
  • 墨子与墨家

    任继愈

    评分 7.5分

    《大家小书:墨子与墨家》运用翔实的历史资料,采用逻辑手法对墨学产生的时代条件,墨子的形象,墨子的思想如兼爱、非攻、非乐、节用等作了客观的论述,且对人们家喻户晓的止楚攻宋的故事注入了新的内涵。作品既肯定了其积极进步的优良思想,又指出它的历史局限性,采用辨证的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具有独到的见解。《墨经》对科学的贡献在《大家小书:墨子与墨家》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旧资料互相对照、科学的论述参以

  • 任继愈禅学论集

    任继愈

    评分 8.3分

    哲学 任继愈,中国佛教哲学家,1916年4月15日生,山东省平原县人。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8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毕业。1942年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北大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留北京大学任教,1956年晋升为教授。 1964—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筹建中国第一所宗教研究机构,并与北大联合培养宗教学本科生,为新中国培养了

  •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任继愈

    评分 5.9分

  • 中国字典词典史话

    任继愈

    评分 暂无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 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而弥新。   中国文化是个发展的、历史的范畴,具有包容性与持久性:除了时代差异外,尚有着地域与民族的差异性。

  • 中国佛教史(第一卷)

    任继愈

    评分 8.4分

    《中国佛教史(第1卷)》是第1卷中国佛教史,书中具体包括了:关于东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说、东汉末年佛教的流行和道教的创立、东汉时期汉译重要佛经剖析、支娄迦谶及其所传的大乘般若学等内容。 《中国佛教史(第1卷)》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老子绎读

    任继愈

    评分 8.5分

    本书是任继愈先生对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经典——《老子》的注解和阐释。 作者在《老子》原文的每章前,撰写了高度概括性的内容提要和中心思想;对原文中的重点和难懂词句,逐一校注,并附有历代名家的校勘成果;译文精确、流畅、规范、易懂。作者译注《老子》始于1956年,他曾在50年间四次翻译和注释《老子》,期间不断修订与完善,足见其治学之严谨,研究用力之深。本书集作者半个多世纪研究《老子》的大成,也是《老子

  • 念旧企新

    任继愈

    评分 暂无

    《念旧企新:任继愈自述》是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自述文章的汇编。按照出生、童年、少年与青年、求学、生活经历、爱情与婚姻、师友忆往、学术主张等顺序,分类编辑。任先生辞世未久,留给世人的自述性文字少之又少。《念旧企新(任继愈自述)》穷搜广辑,终成一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以期读者能籍此进一步了解任先生的学术生平。 1916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原县。193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

  • 中国哲学八章

    任继愈

    评分 5.3分

    《中国哲学八章》运用游刃自如的思维方式,精辟而通俗地阐述了中国哲学的重大问题,涵盖中国哲学、宗教和美学等方面。它代表了一代学术大师在学术研究上的刨见,也是一个时代哲学研究的水准,并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它语言朴实易懂又准确凝练,内容博大精深又切合人们的精神关怀,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读物。

  • 实说冯友兰

    任继愈

    评分 7.4分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实说冯友兰》一书,是首部关于冯友兰的访谈实录。该书收入了23位著名学者关于冯友兰的访谈,他们大多曾是冯友兰在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三个时期的学生。作为中国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 冯友兰的著作广为流传,但他的真实人生却鲜为人知。在书中,弟子们深情地回忆了冯友兰的往事,讲述了冯友兰对他们的影响,细述了他们的亲身体会,阐述了他们的真实看法。这些讲

  • 老子绎读

    任继愈

    评分 8.2分

    《老子绎读》译本不是根据古本、善本,而是以社会流行广、影响大的王弼本为底本。作者认为,战国时期的《老子》、汉初的《老子》的基本思想已定型、成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并不是那些善本、古本等稀见的版本,而是通行本。参照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本原文进行注释、翻译。每个章节以作者对本章提纲挈领性的导读为开始;原文与脚注采用原书的繁体样式,脚注对原文中的重点

  • 皓首学术随笔

    任继愈

    评分 8.0分

    本书为任继愈先生学术随笔自选集,分哲学编、佛教编、道教编和杂文四部分,多为任先生从事中国哲学、佛学、道教研究的精彩学术短文、序言等,其中部分文章曾结集出版,也不乏未刊新作,如《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哲学》《关于<道德经>》《重读<阿Q正传>》《“绿色音乐”还能听到么》《修订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现实意义》等。

  • 中国哲学史

    任继愈

    评分 6.3分

    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整修人类认识前进的的历史。哲学发生、发展的前提是要有相关发达的生产力水平,相当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相当丰富的社会历史经验,是人类思维进行高度概括的结果。哲学反映了一个民族抽象思维的最高水平。本书介绍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哲学的发展状况。 本书是一切希望增长哲学智慧、提高理性思维能力的当代青年的基础性读物。在保持教材相对稳定性的同时,本丛书力求最大限度地吸收

  • 竹影集

    任继愈

    评分 7.8分

    任继愈 曾用名任又之,1916年生,山东平原人。193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3年后毕业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此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4年被委任筹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世界宗教研究所,后任该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哲学学科学位评议委员会召集人、中国无神论学会会

  • 中国藏书楼

    任继愈

    评分 7.6分

    中国藏书文化的探索与研究 -------《中国藏书楼》的策划与编撰 肖 东 发 世纪之交,我国图书馆界和出版界联手推出了两部研究藏书文化的大部头论著:一部是辽宁人民出版社于2000年底出版的由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主编的《中国藏书楼》,另一部是2001年2月宁波出版社出版由傅璇琮、谢灼华主编的《中国藏书通史》。前书于2001年

  • 中国哲学发展史

    任继愈

    评分 7.7分

    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已经有了近三千年的发展历史。把中国哲学史建立为一门科学,距今不过五十多年。五十多年来,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受到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总形势的影响,有时繁荣和前进,有时停滞和倒退,但总的趋势是前进而非倒退。 本书写的是一家之言,不求每个章节字数按比例分配。作者认为重要的,或研究得比较多的问题,就多讲;认为不重要或没有多少新见、学术界都已注意到或讲得烂熟的

  • 任继愈译《老子》三种

    任继愈

    评分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