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交通图考
严耕望
评分 9.7分
钱穆的得意门生,胡适、杨联陞、黄永年、余英时、许倬云一致称许的史学名家严耕望,积四十年之功,重现唐代交通的宏壮图景! ----------------------------------------------- ★史学名家 严耕望论现代中国史学家,特别推崇陈垣、陈寅恪、吕思勉和钱穆为“四大家”。而有学者认为,严耕望于四大家的优点能兼收并揽——他的规模
两汉太守刺史表
评分 9.0分
史学名家严耕望代表作,遍搜史料,排比诠次,展现汉代地方行政风貌! ----------------------------------------------- ★史学名家 严耕望论现代中国史学家,特别推崇陈垣、陈寅恪、吕思勉和钱穆为“四大家”。而有学者认为,严耕望于四大家的优点能兼收并揽——他的规模宏大承自钱穆,辨析入微取诸陈寅恪,平实稳健尤似陈垣,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评分 9.1分
严耕望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政治制度史之研究,著有《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中国地方行政制度》、《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等多部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专著及论文,唯未及著就一部完整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实乃学术界之憾事。本书原稿虽为严耕望先生为香港中文大学学生的授课提纲,然已足见严先生于中国政治制度的思考与研究,亦是严先生惟一一部完整论述中国从上古至清代政治制度的专著。其重要
治史三书
评分 9.3分
1.钱穆得意门生、“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台湾“中研院”院士、历史学名家严耕望毕生经验倾囊相授 2.两岸三地历史院系公认治史入门必读,内容涉及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以及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等诸多问题 3.纪念严耕望诞辰100周年增订版;新增2万字《钱穆传》大陆首发</
严耕望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政治制度之研究,著有《秦汉地方行政制度》、《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等多部专著及论文,惟未及著就一部完整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实乃学术界之憾事。 今严耕望先生的多位学生据收藏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之严先生的授课讲义,整理成这部《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不可不谓是学术界的一段佳话。 本书原稿
评分 9.2分
《治史三书》作者严耕望享誉国际史坛,是钱穆最欣赏的学生,胡适、杨联陞一致称许的史学大家,余英时誉之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本书汇集了严耕望先生的三本小书《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和《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系著者总结数十年从师问学的历程与研治国史的实际经验,现身说法,指示后人以治史门径。著者不矜其能,不放言高论,举凡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
唐仆尚丞郎表
评分 暂无
严耕望(1916-1996),安徽桐城人,名德厚,字耕望,以字行,取陶渊明“归园田居”之意而号归田。自幼擅长数学推理,文科成绩反倒平平,后因机缘对史学发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民国二十六年(1937)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师从钱穆宾四先生,精于历史地理和古代行政制度史的研究,辗转教学于台港之间,后当选为台湾“中研院院士”,著作煌煌,享誉海外。
本书对唐代任职尚书左右仆射、尚书左右丞,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和侍郎官员的籍贯、出身、任职经历进行梳理排比,编为图表,并详加考订,清晰地反映了唐代重要官员的任职情况,对研究唐代政治制度、政局的变迁,极有参考价值。 序言 凡例 卷一 述制 卷二 通表上 左右仆射左右丞年表 卷三 通
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二册)
本文取材,颇多唐五代笔记小说家言。此类记事或不无失实之处;然本文主旨不在考证个别事项之准确性,而在阐明当时社会之一般风尚。稗官所记容有失实,然仍足反映当时社会风气,此无可否认者,故取之不疑。 严耕望,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史学名家。这本论文选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以历史地理的研究为主,下编则侧重制度史的研究。集中体现了严氏的学术成果。书后还附有访谈录二则,系统放映了严耕望的治学
唐史研究叢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