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孺文集(全八册)
唐长孺
评分 10.0分
《唐长孺文集(套装全8册)》包括:《唐长孺文集(1)•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文集(2)•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文集(3)•山居存稿》、《唐长孺文集(4)•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文集(5)•唐书兵志笺正(外2辑)》、《唐长孺文集(6)•山居存稿续编》、《唐长孺文集(7)•山居存稿三编》和《唐长孺文集(8)•讲義三种》。 《唐长孺
讲义三种
评分 8.6分
《唐长孺文集:讲义三种(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唐长孺先生(一九一一年七月四日--一九九四年十月十四日),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一九三一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文科,后于浙江南浔中学、上海圣玛丽亚女子中学等多所学校任教,讲授中国史地、国文、政治制度等课程。一九四。年任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讲师,一九四二年春转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史地系副教授,一九四四年受聘为迁至四川乐山之国立武汉大学历史系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评分 9.5分
本书共收作者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论文13篇,文章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产关系、阶级结构、土地和赋税制度、兵制、门阀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及文化等问题详加论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1955年由三联书店出版, 1978年重印时曾做了一些修改。此次收入《唐长孺文集》,除进行了核校外,部分内容恢复了55年版文字。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评分 9.4分
本书除“绪论”、“综论”外,分三个篇章,分别讨论了魏晋、南北朝、唐代经济、政治、军事及思想学术等问题,提出或解决了魏晋隋唐时期许多前人鲜及的重大问题。本书是作者长期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理论性概括,于作者中国古代分期魏晋封建论有详尽的论证。
唐书兵志笺正
唐长孺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古代史分期魏晋封建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本册收入唐先生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两部名作《唐书兵志笺正》与《三至六世纪江南大土所有制的发展》,另外收入了唐先生多年讲授、曾内部刊印的《魏晋南北朝史籍举要》。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评分 9.2分
本书共收作者20世纪50年代中期撰写的8篇论文,对魏晋至唐代之经济及阶级关系、工匠身份的变化、南朝寒人的兴起、拓跋族的汉化过程、科举制的萌芽诸问题详加论证和阐发,获得一系列重要结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则收入作者1958至1982年间论文15篇,分别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社会阶层。中西交通、宗教等专题,详为论证。两书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此次一并收入《唐长孺文集》。
山居存稿
评分 9.3分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共收论文十三篇,其中大部分是50年代以前所作。所收论文,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产关系、阶级结构、土地和赋税制度、兵制、门阀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及文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问题,同时又是这一时期的疑难课题。唐师在上述诸领域纵横驰骋,均取得超迈前人的成就,卓然成一家之言。
中国古代史讲座(下册)
评分 暂无
唐长孺、邓广铭、韩儒林、吴晗、郑天挺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讲义
评分 7.9分
本书是唐长孺先生在中央党校讲课时的笔记,后附《魏晋南北朝史籍举要》,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习的必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