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场域的兴起 1895-1926
应星
评分 7.1分
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校的建立,不仅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的巨变,而且直接牵动着政与学的关系在中国现代社会的重构。本书通过三个不同类型的个案考察,展示了从1895年到1926年的三十年间,新教育场域逐渐兴起的艰难历程。 三个个案分别为:1895—1913年,科举被废除前后,湖南省新式学堂逐步取代原有“士绅惯习”的进程;1917—1923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努力为北大塑造
农户、集体与国家
评分 7.6分
中国社会学文选(上下)
评分 8.5分
本书精选了社会学传入中国近110年,特别是中国社会学重建30多年来,本土学者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形成、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农村与城市、文化与社会生活等研究领域的经典力作,作者从严复、费孝通到李强、李培林等。 作为重新建构中国社会学学术传统的一种尝试,本文选既承接民国社会学家的地气,以中国本土学者最近30年来的社会学优秀研究成果为主体,又在本土学者的社会学想像力的相互融通、砥砺
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
评分 8.4分
本书是对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新传统的一项研究。作者通过本书力图剖析中国乡村社会在改革开放前是如何去塑造新人的,以此重新理解中国建立社会伦理新秩序的努力以及这一努力所产生的复杂效果,进而深入理解中国社会在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应星,先后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学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
社会学概论
评分 暂无
《社会学概论(本)》充分吸收国内外各类社会学概论教材的优点,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学导论、社会化、社会互动与社会结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现代化与全球化。本教材体系简明扼要、脉络清晰、通俗易懂、概念明确、深入浅出、事例生动,并着力将社会学的思维方式与对中国当前社会结构转型的剖析紧密地结合。适合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