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
彭树智
评分 5.8分
本书共分16章,以时间为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内容为纬,采用通史的叙述方式,系统介绍了阿富汗由古及今的历史变迁的过程,清晰地反映了阿富汗历史的发展轨迹,探究了阿富汗的社会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涉及历史与现实、宗教与民族、自然与社会、人口与环境,还包括生产力水平、阶级关系、文化传统等。
文明交往论
评分 暂无
本书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分论包括塞人篇、阿富汗篇、伊朗篇、中东地区篇、阿拉伯伊斯兰篇等七篇。
中东国家通史(巴勒斯坦卷)
评分 6.2分
本书是彭树智先生主编的《中东国家通史》中的一卷,是第一部由中国学者撰著的巴勒斯坦通史。全书以文明交往理论为指导,采用通史的叙述方式,对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的过去和现在作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扫描系统介绍了巴勒斯坦由古及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究了巴勒斯坦地区的社会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有助于对巴勒斯坦问题乃至中东问题全面,系统的了解。
《中东史》(修订本)
中东地区,即亚欧非三大洲的接合部,西亚北非地带,这里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金桥,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两希文明”中希伯来文明就产生与此。本书在诸多的表述中,采用了较为通用的“十八国说”:即阿富汗、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伊拉克、也门、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朗、土耳其、埃及、科威特、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黎巴嫩、约旦、塞浦路斯。本书所述中东史,是中东地区整体空间、时间和人间之和,而不是
京隐述作集(全二册)
编辑推荐 《京隐述作集》是以静谧心态,作传承与创新的写作记录。静谧即宁静,即纯粹科学研究的兴趣,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的说法,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他有一副意味深长的科学研究创新、原创对联:“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他强调科学研究中以上这“三不为”、发挥团队群体力量和原创“日日新”的思想,洋溢着纯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众志成城的大智慧。现在
松榆斋百记
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
彭树智,陕西泾阳人,曾任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博学院院长。现任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系统模范,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别津贴。出版著作有《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史》、《东方民族主义思潮》、《二十世纪中东史》、《阿拉伯国家简史》、《阿富汗史》等26种,发表《凯末尔和凯末尔主义》、《甘地思想的独特性》等论文250余篇,被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陕西省政府先后授予
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观念
本书基于人类史与自然史相互交织的大历史观,从人类文明交往的实践出发,阐释了世界文明交往的自觉化进程:文明自觉即对自然不掠夺,有持续的发展;对别派的文明不霸道,和谐同进;对自己的文明不苟且,有独立品格,达到自知之明、知物之明和知人之明,指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身心是人类交往互动的三个主题。提出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观念反映着不同文明之间和同一文明内部的交往,反映着物质、精神、制度、生态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