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底层
李恭忠
评分 7.2分
《发现底层:孙中山与清末会党起义》主要内容简介:清末会党,主要是指洪门,孙中山本身系洪门人物,他在清末领导了近十次会党反清起义。孙中山联合会党力量,既是为了壮大资产阶级革命力量,也是通过会党这个纽带实现发动、组织下层民众之尝试。但是,这种先进政治力量与传统社会力量的结合仅是一种浅层次的结合,因而也是一种短暂的结合,甚至是不成功的结合。《发现底层:孙中山与清末会党起义》全面揭示会党在晚清社会结
中山陵
评分 7.9分
中山陵可谓是现代中国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历经20世纪中国政治、社会的剧烈变迁,始终是国人公共生活领域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作者不仅细致剖析了孙中山的葬事与“再造民国”政治目标的互动过程,还进一步揭示了民国再造过程中政治权力的文化运作方式,从文化视角来审视政治史,为社会史研究的新路径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戴戡与护国运动
评分 暂无
《戴戡与护国运动》完整勾勒了戴戡这位边陲精英的崛起和陨落过程,结合清末民初以来贵州、西南和全国舞台上的一系列变化,对其生平和时代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戴戡与护国运动》还分析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地方精英、地方政治和国家重建之间的细微关系,揭示了这场大变革的一些独特面相,从而达到了“知人论世”的效果。 李恭忠,1974年生,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
近代中国社会史论
本文集涵盖政治文化与集体记忆、秘密结社与中国社会史、中国海洋史等领域。收入本书的15篇文章,大致可以反映作者过去20年的学术研究轨迹。 李恭忠,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学衡研究院教授,南京大学民间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侧重于政治文化与集体记忆、秘密结社与中国社会史、中国海洋史等领域。代表作为《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
评分 7.6分
《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主要内容:历史科学的责任,是研究过去,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指导现实。我国历来有重视历史的传统,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数千年者,与此关系匪浅。中国是东方大国,探索东方社会本身的发展规律,能更加直接为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借鉴。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历史学科十分关心,但限于财力尚未充裕,资助项目难于面面俱到。我们是一群有志于东方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