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法總則(第九版)
林钰雄
评分 9.9分
这是一本以2006年7月起施行的新刑法总则为本,而全新撰写的教科书;本版(第9版)更新最新立法动态,包含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的没收新制,及2021年7月前之最新修正,并搜集至2021年5月之最新实务见解,期能使读者掌握我国刑法总则的新脉动。 全书编排皆从具体案例出发,辅以数十则图表,细说刑法总则的体系结构与基础知识。 除着重近年来知名的本土实例外,以及我国释宪实务和大法庭新制的发展外,
刑事诉诉法(上)
评分 暂无
刑法与刑诉之交错适用
评分 9.6分
《刑法与刑诉之交错适用》从我国台湾地区实例及裁判出发,探讨刑法与刑诉之交错适用问题,共计十四篇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实体法因果关系、客观归责之理论发展,及其并合程序法罪疑唯轻原则思维之后的运用面向。第二部分处理刑法竟合论与案件同一性的交互作用关系,分别从刑法竞合论的建构、刑诉同一性的重构及两者排列组合关系等三个角度探究。第三部分阐释刑法各罪及其于诉讼上的调查与证明问题,并以肇事逃逸
刑事诉讼法(上册)(十二版)
没收新论
本书以我国台湾地区没收规范为参照,结合德国没收立法与实务,对犯罪物没收、利得没收、两种没收类型的共同条款(追征条款、估算条款、过苛条款)以及一些特殊类型的没收(单独宣告没收、连带/共同没收、扩大利得没收和没收之竞合)进行了分析与梳理。 林钰雄,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
刑事诉讼法─上册•总论篇
干预处分与刑事证据
评分 9.3分
《干预处分与刑事证据》的写作源于作者在德国留学时导师的一堂生动讲座,导师讲的一则案例令作者十分不解:德国嫌犯怎么会笨到就医后还留下真实姓名?德国医生护士怎么胆敢拒绝警方的要求?及至1998年作者执教之际,诸如“因采职权主义故对证据种类、能力不设限制”及“欧陆法就强制处分不采法官保留”等诸多根深蒂固的误解,使作者为了正本清源而集十年之功完成《干预处分与刑事证据》。《干预处分与刑事证据》对干预处
新刑法总则
评分 10.0分
《新刑法总则》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以我国台湾地区2006年7月起施行的新“刑法”总则为本所撰写的教科书,并收录、归纳及评释截至同年月为止的新法文献与最新裁判,让读者掌握我国台湾地区“刑法”总则的新脉动。全书编排皆从具体案例出发,辅以数十则图表,细说“刑法”总则的体系结构与基础知识。除了着重近年来本土的知名实例以外,《新刑法总则》论述兼及刑法国际化的发展,让读者窥见跨国性刑事法与人权法整合的新趋
检察官论
评分 8.4分
《检察官论》从欧陆检察之形成史追本溯源,探究检察制度之创设目的、结构缺陷及飘洋过海后的继受病源,并进而推敲检察官在诉讼法上之任务与义务及其在组织法上之上命下从。创设检察官制之根本构想,本来在于防范滥权,更具体而言,乃在刑事司法的范围内,援引“以权力约束力”之原理,透过追诉、审判权力分立之方式防范法官恣意,欧陆史上,为防范检察官成为不受节制的滥权巨灵,设立重重关卡,向来为其检察官制的核心问题。
刑事诉讼法
本书在整理、分析、批判传统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及实务的见解外,尝试突破传统,重新分配刑事诉讼法议题的比重,将阐释重心移转至刑事诉讼的构造原则、强制处分、证据法则、证据禁止及法庭活动等;并在修改版中将阐述范围扩展至2001年的搜索扣押新法规、2002年的法院调查范围、起诉审查、缓起诉制及交付审判等四大新制,以及2003年关于身体检查、鉴定留置、传闻法则、证据禁止、共同被告、准备程序、法庭诘问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