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歐陽修與王安石的未竟志業
盧建榮
评分 暂无
九世紀以降中國雕版印刷術用之於新聞傳播上,使言論自由大踏步前行,加上政府沒有新聞檢查制的利器,有助出版自由蒸蒸日上。政府只能被動於事後興文字獄以資因應。在充分出版自由文化沃土上,有少數文化評論者甘冒被打壓、甚至丟前途和性命的風險,實踐了二十世紀中國才普為人知的言論自由。人固知自由的敵人是威權主義,但往往忽略從文化評論陣地叛逃至威權主義身邊者,對自由的致命一擊!
金權本色
评分 8.6分
台灣史學隊伍的排名之爭,從來就不是公平、公開、公正下的產物。 它是有個排名,但不足以反映學界真實人倫秩序狀況。 本書書名用的典故,來自這部俗民小說。 只是現實世界的史學社群其行事文化邏輯,畢竟不像小說那麼理想和純淨。 它存在很大的改革空間。 本書的用典和其寓意是至為相關。 <p
抄襲的知識社會學
內容簡介 本文針對台灣的抄襲文化,對「抄襲」一辭勢必無法迴避,特別我身為教師以勸勉學生不許抄襲為業,歷有年所。本文所稱抄襲,不是指逐字逐句的呆板方式,而是指文章外貌經過精心改裝、變裝,但骨子裡的原創意內容卻出自李敖著作,但不表明出處的一種文化活動現象。在學術界,此種行為因為違反學術倫理、以及公平正義原則,已足以令社群認定是違規、會推翻社群前提的行為,屬於可受可評之事。至於
聚斂的迷思
评分 7.6分
文人傳統的低稅理想,遇上了財政告急的國家需求。 創造稅收是富有創意的財稅政策,還是擾民的橫徵暴斂? 中國帝制長達二千二百年,此期間社會最大的組織體非官僚體系莫屬,由文官所組成,聽命於作為國家領袖的帝王。帝王在理論上要拍版定案國家的大政方針,但實際上,他要靠文官集團的文官頭(宰相)、或是私人幕僚長來為他出主意、擬旨。倘若皇帝有所堅持,而宰相所率領的文官集
假如她們是男人
武則天開創男尊女卑社會之唯一例外 女性不僅參政,且可任一國之尊,她還帶來一群不甘雌服的女性。 她把「牝雞司晨」轉喻成祥瑞政治學 但女性此後為何再也無法稱帝? 這是一門三代女性自強不息,可惜文化突圍失敗的故事 武則天以女性崛起於男性專擅且壟斷的政治領域,要面對家戶長制和父權社會所施加的壓力,她先
余英時與台灣學術貴族制五十年
余大師學術成就名實不符, 孵育余家班五十年,導致學術貴族制壟斷之禍。 余大師經不起驗證的學術成績: •為取悅費正清寫漢代版的封貢體系 •湊熱鬧鑽紅學,錯把書評家和書商當作者 •神話陳寅恪 •比附明清商業文化為資本主義
雙標余英時
明為自由主義,實乃威權主義同路人, 雙重標準卻掩人耳目,瞞盡所有世人。 余家班的雙標人生: •高唱自由主義,惡搞言論和新聞自由。 •抓抄打假標準不一 •近親繁殖的學術世襲制 學界巨擘余英時於一九五四年,以二十四歲英年站在香港發聲,
明清閨閣危機與節烈打造
十三世紀之前,中國婦女在婚姻和家庭文化領域中,擁有較大能動性,可以夫死再嫁,甚至是夫在協議離婚改嫁。而不幸慘遭性侵的女性,社會也能有所包容。國家及其代理菁英對「女德」的要求和打造出的「節烈文化」,成效有限。反對實踐節烈的文化,是一種委婉而暗地的反國家文化政策,但以一種隱性的方式存在於日常生活當中。 兩宋的節烈史最早是由元朝丞相脫脫率領的國史團隊製作出
蠢豬總統 癌末台大
本期本刊獨家披露,台灣高教史是一部藏污納垢的穢史!西方先進國家公私立大學財政支持分別來自州議會和董事會(再加學校募款)。大學財政的受監督權在外部,而內部營運端賴專業企管團隊。更重要地,這樣的財務和經營分工,為的是保障大學主體——學生——的受教權益。 台灣呢?私校一塌糊塗,可以不論。國立大學先是受兩蔣獨裁者操控,這主要具體化為校長官派和黨團組織的進駐校園。九〇年代初後,各校
台大、中研院一丘之貉包庇抄襲?
台大歷史系/所培育出好幾位抄襲者,這些人中,有的先是出洋拜倒在余英時門下,繼而回國任職到中研院•史語所;有的雖非余門嫡系,但努力攀上關係,且亦任職史語所。至此台大抄襲之風傳至中研院•史語所。抄襲不可怕,可怕的是權勢者刻意包庇抄襲。 1984年,杜正勝在中研院•史語所一場學術討論會上,公然包庇一位學者抄襲。2018年,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主導院務下,為管中閔一篇研討會抄襲文,
走在時代夜路上的抗爭者
這是一個政治黑暗的時代逼得青年學生、公民團體群起抗爭。如何黑暗?服貿黑箱只是引爆黑暗政治的引信。想瞭解黑暗的本質,請著黑衫跟本刊一起去探訪史上最黑暗的明朝。 明代宦官弄權,吸引一群心理去勢的文醜匍匐腳下聽差、奉承。全國各地的官員好玩懶做,不掛心公務,卻強索辦公室越多越好,形同浪擲公帑,換來亡國而已。 明代反當權派為了抗爭,從首都到地方大城市到處創設住宿
亡國之禍盡在司法!
余英時這個美國人如何借擁兩大報傳媒的護持,而兩大報的後台老闆就是蔣二世,建立起空前的學閥帝國,對島內文化精英指指點點,欲知詳情,請讀本書。 余英時如何投效新主子李登輝,如何下海伴舞當起大官,如何借一綱多本教科書政策大賺黑心錢等等內幕,請詳見本書。 990年代,台灣史界有三路人馬湊巧地把中國文化的學術議程給端出檯面來,這三路人馬分別是杜xx集團、李敖個
批判的歷史學
台灣史界權勢集團利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29年蔣介石任命傅斯年為開所所長)當作權力槓桿,集權聚財大搞其利益輸送的追逐金權戲碼。質言之,台灣史學班底以私人企業的<新史學>社充白手套,霸佔官廳,並完成稱霸人文/社會科學的驚天偉業,任令其他學門咬牙切齒、敢怒不敢言。 台灣史學班底有位天之驕子,他從建中夜間部、輔大歷史系、插班台大歷史系,一路翻身;攀援權勢
陳寅恪學術遺產再評價
评分 6.0分
陳寅恪是民國以來的首席史學大師,他的作品影響至少包括四個學術世代,至今猶不知止於何時。可知其魅力驚人,無與倫比。實際上,在陳生前其成就已為台灣三位後浪所超越,他們是孫同勛、許悼雲,以及毛漢光。這三位後輩已組構出新的史學文化及其學術文化資源,本書即在發掘這三位學者的潛德幽光。其次,孫許毛所形成的學術文化資源於縱橫台灣史壇三十年後,又有另一針對陳大師的新學術文化資源出現。那就是由盧建榮所引進的,
飛燕驚龍記
评分 7.3分
一群為維護家計,幸福的河北人力抗帝國軍隊;相對地,帝國文學殿堂中人諸如韓愈、劉禹錫、杜牧等人,搶在帝國軍之前大肆展演其文化帝國主義。然而,一百年過去了,無論是帝國鐵騎、還是以韓愈為首的文化帝國主義者,都無法瓦解河北人抵抗帝國的意志。本書視這群被消音的河北人「沒有歷史的人」。 河北人百年來面對帝國的文攻和武嚇,是怎麼挺過來的? 正是說故事高手盧建榮教授要
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
透過盧建榮教授這一本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讀者可以了解五世紀到十一世紀的中國士人階級所共享的死亡文化,其中就以墓誌為例,墓誌是唐宋文人高度競逐其文學成就的主題,其中有我們不知的文學運動、宗教信仰的衝突與社會變遷,隱而不顯於高懸靈堂的輓聯之上,而是從墓穴中出土的墓誌銘中,一一地吐露。能夠特別洞察到墓誌銘的價值是本書非常卓越的貢獻,並且從其中抽絲剝繭地分析士人如何看待死後的世界透過花大錢甚至舉債遷
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
评分 6.8分
本书选文主题集中在性别文化、文化政治以及集体心态三个课题,一共收录了八位学者的十篇文章。这八位学者中,历史学家占了五位,其余三位分属艺评家、文学批评家与社会学家。文化史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史学成形过程中,固然有其地位,但当时的文化史普遍被定义为中国少数菁英心智活动的总合。而今新文化史研究崛起,一反先前之定义,师承后现代主义精神,认同边缘,拒斥中心,试图去搜寻历史上边缘处境的弱者心声。其间固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