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评分 8.8分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部历史哲学著作。书中突破长期以来的西方中心论,创造性地提出轴心期理论,他宏观对历史进行分期,认为人类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史前、古代文明、轴心期、科学技术时代。其中史前文明、古代文明为一间歇期,公元前800到公元200年为轴心期,而他强调轴心期的重要性,提出每一次人类历史的飞跃都要回顾轴心期即复兴。 作者:雅斯贝尔斯(K
给青年人的哲学十二讲
评分 8.6分
☆柏拉图可为挚友,但真理更值得热爱 ☆20世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哲学家、存在主义大师雅斯贝尔斯写给青年人的哲学入门书 ☆人、世界、历史、信仰与启蒙……有关哲学的12个面向,告诉你什么是哲学 ------------------------------ 《给青年人的哲学十二讲》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写给青年
普通心理病理学
评分 暂无
本书是雅斯贝尔斯的名著之一。尽管这本书的第一版(1913)出版已逾一百年,但对于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病理学以及精神病学人来说,它仍是不可或缺的。首先,本书提出了心理病理学的存在论和认识论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今天的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前沿问题。其次,本书中所包含的理解心理学,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去理解精神病与神经症仍有重要的意义。再次,本书强调对于精神疾病的理解要基于患者本人的叙述和情境,而这
罪责问题
《罪责问题:论德国的政治责任》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本政治哲学小册子。在雅斯贝尔斯对政治的思考中,最重要的动机是彻底的自新道德与哲学,他针对二战时德国人的“集体犯罪”,把罪责细分为刑事罪行、政治罪行、道德罪行、形而上罪行四种,认为后三种是当时所有的德国人都逃避不了的。政治罪行须承担赔偿义务,道德罪行、形而上罪行只能经由每一位德国人以及全体德国人民通过“内在转变”,在道德与政治思维方式的“
什么是教育
评分 8.9分
《什么是教育》收集和总结了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斯关于教育的论述,为考察他的教育思想提供了重要基础。他对“什么是教育”这一问题的回答至关重要,因为一个自由的、行动的、使自身成为目的的人,与为了实现从外部强加给他的某一目的而被培养、被谋制的人是相互反衬的。雅思贝尔斯的“教育哲学”将人视为活生生的、社会性的和历史性的存在者,它与某种现代的、以可计划性和可用性为导向的、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人类之
大学之理念
评分 9.1分
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大学之理念》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际,当时的德国大学刚刚经历了最为深重的内外灾难的洗礼。但在时代的危机前,雅斯贝尔斯坚持认为对高等教育的反思,要着眼于长远未来的需要。他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对高等教育进行考察,勾勒大学之理念,分析大学的制度,提出大学是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是一个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探索真理、教授真理的地方。在大学中,全面的精
评分 9.6分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思想汇编,涉及了教育的本质、类型、任务、方式、可能性与边界,特别是大学教育的理念和任务,等等。书中充盈着雅氏关于教育的洞见,如真正的教育不是知识的堆集和智识的训练,而是人的教育,灵魂的教育,整全的教育;他提倡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强调师生间的平等尊重、互相照亮;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的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并提出了本真的教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