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寺院考古
宿白
评分 9.8分
中国的古建筑遗迹,主要分为汉式建筑、藏式建筑、伊斯兰建筑和基督教建筑四大系列,其中以汉式和藏式古建筑更加重要。宿白1959年、1988年两度入藏考察,在继承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前辈开创的营造学社调查研究汉式古建筑方式的基础上,观察西藏不同时期佛寺建筑形态和发展进程,在藏式古建筑研究领域具有开创之功,建立了逻辑明晰、立论坚实、独辟蹊径的科学系统。 书后所附近七十幅图版是
反战之战
[美]乌娜·A.海瑟薇(Oona A. Hathaway)
【内容简介】 1928年盛夏的一个炎热下午,全世界的国家领导人为了消除战争而齐聚巴黎。当天签署的《非战公约》几乎被世界上所有国家批准。于是,历史上第一次,战争在全世界成为非法行为。但承诺转瞬即逝。 《反战之战》将《非战公约》置于自17世纪至今的漫长历史中,分析阐述了诸多律师、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思想,为我们解答了很多重要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反
东汉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日] 东晋次
评分 9.7分
东汉时代形成了中国专制社会的基础,东汉史对于中国史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本书从解释秦汉帝国的政治、社会体制如何发生质变,又如何产生后面的六朝时代这一问题出发,将皇帝统治方式、外戚宦官与儒家官僚间的政治合作与斗争,以及地方社会的结构变化等内容相关联,探究东汉时代社会地方社会的发展、变迁如何改变东汉国家的政治,国家统治进而又如何改变了地方社会。 东晋次,1944年生于三重县纪
埃及古珠考(全二册)
夏鼐
评分 9.6分
【编辑推荐】 ◆新中国考古学与埃及学奠基人夏鼐先生博士学位论文中文版首度出版,中国埃及考古学扛鼎之作。 ◆填补古埃及珠饰研究的空白,从串珠的考古价值、研究方法、制作工艺、分类、断代以及古埃及和其他地区的文化交往等做了多方面研究。 ◆伦敦大学学院皮特里博物馆独家授权300 多幅埃及古代珠饰图片,文物收藏、艺术设计的绝佳参考。
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刘志伟
本书从中国王朝时期户籍赋役制度在地方社会实施过程入手,尝试探索一种关于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变迁和国家转型的解释路径。作者认为,户籍制度是中国王朝时期国家统治与社会整合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明清时期的里甲制由以人丁事产构成的家庭为核心衍变为以田地赋税为核心的户籍系统,建立在一条鞭法下财政白银化和赋税定额化基础上的这一深刻转变,同地方基层社会发生的变迁过程互动,从而确立起一种新的“国家—社会”体制。
我的团长我的团(上下册)
兰晓龙
一群溃兵聚集在西南小镇禅达的收容所里,他们毫无斗志,苟且偷生。 师长虞啸卿重建川军团,将他们招募旗下,但他们清楚自己是炮灰,是不会被历史记住的小人物。 然而,他们终将面对自己内心的梦:再跟日本人开战,像个真正的军人那样! 本书以中国远征军历史为背景,涵盖了远征军遭遇的所有战争形态:遭遇战、阻击战、攻坚战、沙盘战、对峙战、渡江战等,以
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
评分 9.5分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北宋首都开封又名东京。孟元老目睹朝代更迭,迁都他乡,回忆往事,恍然若梦。《列子》中讲:黄帝白天睡觉,梦游“华氏之国”,那里人们没有爱憎,没有嗜欲,没有冲突,得此一梦其乐无穷。作者借此典故,书名定为《东京梦华录》。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
金石录校证
(宋) 赵明诚 撰
Empire of Pain
Patrick Radden Keefe
A grand, devastating portrait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the Sackler family, famed for their philanthropy, whose fortune was built by Valium and whose reputation was destroyed by OxyContin, by th
拓跋史探
田余庆
结束十六国纷乱局面的拓跋鲜卑,是怎样从落后状态乘时崛起,担当了开启北朝,从而孕育隋唐的历史任务? 本书作者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但他不是在传统北魏史的框架内,而是以北魏建国之前的代北时期为焦点、包括北魏时期的框架内,去探求拓跋部所体现的历史意义。他以敏锐深邃的史学眼光,论证了拓跋在与代北乌桓共生的百余年中发育成长,并从此积累了经验和力量。拓跋珪用野蛮手段建立残酷悖
将无同
胡宝国
本书收录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共30篇。前19篇为专题论文,主要关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阶层、学术学风、地域文化、选官制度等,史料丰富,考辨细腻,且擅长从细节中提炼出宏观见解,在诸多重大论题上,深化了对魏晋南北朝政治、文化与社会的认识。其余11篇则为学术书评与回忆文章等,眼光独到,文笔洗练,坦率真诚又充满诙谐,展示出作者本人鲜明的个性。
史记
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中国历史,不能不读《史记》。《史记(汉)(精装)》是为了满足现代广大读者阅读这部巨著的需求推出的白文普及本。首先,它以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为底本,可以确保其文字的准确性、可靠性;其次,《史记(汉)(精装)》删除古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作者是钱穆。
奥斯维辛
[英] 劳伦斯·里斯
有奥斯维辛,就不能有上帝的存在。——普里莫•莱维 无论我在思考什么,总要思考奥斯维辛。感谢那些要求、甚至逼迫我们讲述一切的人,因为他们想听到、想知道发生在奥斯维辛的那些人、那些事。——凯尔泰斯•伊姆莱 我们要知道“人”真正是什么,毕竟,这是发明奥斯维辛毒气室,也是祈祷着走进毒气室的“存在”。——维克多•弗兰克 本书力图以一
重构契丹早期史
苗润博
评分 9.4分
今人所见契丹早期史实为三重滤镜下的图景:中原史籍立足华夏本位而塑造的他者形象,契丹王朝出于权力意志的自我建构,后世史官将前两者拼合、掺以己见而形成的线性追溯。三者层累交叠,最终折射出的光影究竟在何种意义上反映着过往的真实?本书基于对相关历史文献源流的批判性分析,透过权威经典文本的缝隙,抽丝剥茧,逐层深入,力图呈现历史叙述复杂多元的生成衍化过程,发掘出此前罕为人知的历史情境与学术议题。藉此典型
罗马史研究入门(第二版)
刘津瑜
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的罗马史研究指南,包含历史概述、史料介绍、研究史概述、重点问题解析,以及对相关学术资源和工具书的介绍。第二版在首版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国内外罗马史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读者进一步了解并深入罗马史研究提供了路径与参考。 刘津瑜,南京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罗马史博士,德堡大学古典系教授,2013—2016 年担任系主任,古典学会(Society
论巴赫
[德] 阿尔伯特·施韦泽
本书是阿尔伯特•施韦泽,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为音乐大师巴赫书写的一部传记。它是西方音乐研究中的必读巨著、经典,甚至,它是一座里程碑。迄今,它已被译成10余种语言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 施韦泽的《论巴赫》为历代的巴赫研究者所青睐,深受专家们的好评。该书在美学理论与实践两端皆具有极高价值,为诸多巴赫研究中的晦涩地带带来曙光。作者论证了巴赫作品的来源、他的管风琴作品、受
郑天挺明史讲义(全3册)
郑天挺 著
剑桥古代史
[英]约威施·伊顿·斯泰芬·爱德华兹(I. E. S. Edwards)
本书为《剑桥古代史》的第一卷第一分册,包括导论与史前史。本书从地球开始形成讲起,叙述了生命的起源、人类的产生和进化以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人类的发展。作者分别是地质学、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年代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从多角度生动介绍了早期人类发展的历史。
西线无战事
[德]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我们才刚开始热爱生活,却不得不对这一切开炮。” 《悉达多》《人类群星闪耀时》译者、翻译家姜乙新译作,1929年德语原版直译。 6000字译后记,特别收录雷马克未经发表手稿。 青年保罗·博伊默尔、钳工加登、始终随身带着课本的米勒、头脑最清醒的下士克罗普、挖煤工海尔·维斯胡斯、农民德特林,以及斯坦尼斯劳斯·卡钦斯基们,经过十周的军事训
中苏关系史纲
沈志华
本书围绕中苏关系从结盟走向分裂、从对抗走向“正常化”所构建的历史叙事,大量使用了中国外交部、国防部、铁道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和地方档案馆,以及台湾“国史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资料中心所藏档案资料。作者还曾到美、俄、波、匈、德等收集资料,对当事者作了访谈。这在中外学术界是没有的。在书中作者提出了颠覆中外学者既有定论的精彩看法,令人拍案叫绝,是每一个对中苏关系感兴趣的读者的案头
三国志
[晉] 陈寿 (撰)
《三国志》(精)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史”。作者陈寿,以其史识及叙事能力,在当时已有“良史之才”的称誉。 《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有它自己的特点,它既不像《史记》那样的通史,也不像《汉书》一类史书那样的断代史,它平行地叙述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峙的史实。虽然名之为“志”,但是书里面只有纪和传,没有志。 本书是裴松之的注释本。从现代人的角度论,裴注不单单是陈书的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
[英] 彼得·伯克
社会理论对历史学家来说有什么用?历史学对社会理论家又有什么用?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史学家,伯克在此书中对这两个乍看简单的问题作了清晰有力、影响深远的回答。这个经典文本的第2版作了修改和更新,伯克重新检讨了历史和社会科学这两个领域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最近几十年间的初步交汇。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的第2版将会通过挑战对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之角色的当下定位,继续激励学生和学者跨越学科边界
古拉格群岛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从1918年到1956年,那些分散在苏联广袤大地上的各个劳改营像“群岛”一般构成了这个国家的“第二领土”。 本书以“群岛居民”的苦难经历为线索,同时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充分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驾驭写作的才华。书中既有激昂的控诉、愤怒的呐喊,也有尖锐的嘲讽、深切
巨人的对决
[法] 阿尼克·佩罗
评分 9.3分
路易·巴斯德(1822-189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他发明了巴氏消毒法,战胜了狂犬病、鸡霍乱、炭疽病、蚕病等疾病,创立了经典免疫学等,让整个医学迈进了细菌学时代,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百位名人”之一。 罗伯特·科赫(1843-1910),德国医生和细菌学家,世界病原细菌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以举世瞩目的开拓性成绩,问心无愧地摘走了诺贝尔医学或生
明亡清兴六十年
阎崇年
本书展现了明末清初六十年间的历史风云。作者对明朝和满洲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平行观察,力图总结明朝何以衰亡,满洲何以兴起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在叙事手法上,以袁崇焕个人的命运起伏为推进情节发展的线索,又增加了其背后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以既有可读性,又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从1583年到1644年,几股政治势力在中原舞台上你争我夺,“亲民学者”阎崇年为你讲述这60年来历史的血与火。本书不仅写
《茶马古道:从横断山脉到青藏高原》
李旭著
在20多年田野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对茶马古道的定义、历史缘由、线路、运载主体、区域间综合环境调适和资源互补、城镇与人口流动、文化传播交流和精神价值、意义等进行了清晰深入的探究,试图说明,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文化带有着历史和空间的持久联系,它们的经济、文化和历史早已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自然而然融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茶马古道》以交互流动往来的“交通线”,“通道”或“走
我渴望投入沉重
王刚
路遥是从陕北大地上走出来的著名作家,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创作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多部有影响力的作品。由于身患绝症,路遥于1992年11月辞世。贾平凹说:“路遥是一位像牛一样进行创作的作家,他是陕西文学的英雄。” 《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遥年谱》一书以年代为主线,采用大量一手资料,详细记载了路遥一生的生活与创作轨迹,将新中国文坛、陕西文坛的重要事件与重要人
李小龙 : 神话和真实
【美】马修·波利
他,是问题少年,是打架斗殴的街头混混,是迷途觉醒,自我提升的功夫小子,也是好莱坞的浪荡客,生死绯闻的主角,更是锐意创新的功夫大师,世界知名的功夫片明星。 我们所理解的李小龙,大多是由这些形象和故事串联起来的,唯独缺少对那个特定时空背景的了解,也因此难以切身体会到李小龙的艰辛与不凡。《李小龙:神话和真实》将人物的成长经历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起来,以大量的生活细节描写透视李小龙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周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