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政治哲学
[加拿大] 威尔·金里卡
评分 9.9分
“历经一百多年而尚在进行之中的中国社会巨变依然保持其前景不明朗的特点,这自然无法满足人们对良序而稳定社会的要求,而政治哲学的正义目标的预期后果却正在于这样一种社会”,这为政治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可以说,正义的问题是政治哲学家关注的核心问题,围绕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和回答,政治哲学史呈现为异彩纷呈的图景。 然而,自功利主义出现以来,各派理论不管沿着何
傅鼎生讲物权法
傅鼎生
评分 9.7分
傅鼎生教授作为著名法学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书系根据傅鼎生教授《物权法》课程录音整理而成,完整展现了他对物权法基础理论的精深理解,对物权法基本规则的清晰阐述,乃至对民法精神的独到认识。 傅鼎生(1953-2017),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带头人。生前任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民法研究会副会长、《东方法
中国政治思想史
萧公权
评分 9.6分
《中国政治思想史》初成于1940年,五年后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七十余年来,中外学子读之,引之,莫不奉为经典巨著。作者以政治学观点就所选资料分类征引,以夹叙夹议方式叙之,来龙去脉交代相当清楚,治学考证颇为严谨,对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进行了极有系统的叙述和分析。整体而言,该书基于历史演进框架的基础上,自创造而因袭,由因袭而转变,再由转变而成熟,即从各个时期去描述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其中新论频出
制胜的科学
(俄)亚历山大·列昂尼多维奇·日莫季科夫(Alexander Leonidovich Zhmodikov)
本书讲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军队各个层面的组织与战术,从战术理论、条令、士兵训练方式到三个主要兵种独立作战与配合作战时的战斗实践、诸兵种合同战术(大战术或高*战术)均有涉及。尤以俄军的实战情况为主。主要依靠一手资料——18、19世纪之交的战术理论著作、条令、手册、教令、命令、报告以及参战者的回忆录、日记和信件——详述了拿破仑时代俄军的战术。 著者
哥达纲领批判
[德] 卡尔·马克思
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
[美]大卫·M·科兹、[美]弗雷德·威尔
本书是《来自上层的革命》的修订本和增补本。内容涵盖了1917年苏联政治体制确立,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并走向资本主义,21世纪初俄罗斯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呈现重要变化等各个关键时期。作者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和经验教训做了独到的解释,对叶利钦和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经济社会出现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并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走向做了展望和预测。本书对研究苏联和当代俄罗斯的历史、经济和政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合同法总则研究(上下册)
朱广新
评分 9.5分
德意志意识形态
宪法学讲义
林来梵
本书原为林来梵教授讲授本科“宪法学”(国家精品课程)的全套课堂讲义实录,是近年来我国书肆中为畅销的宪法学读物之一,有书评誉之为“宪法学教科书中的典范”。 全书基于“规范宪法学”的独特方法,对宪法学的内容进行了体系化的阐述,间中不时针对国内各种宪法学理论做批判性的学术分析,并就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议题提出了个人独特的学术见解。书中的语言表述也保留了课堂讲授的原有风格,深入浅出,
政府论(第二篇)
[英国]约翰·洛克
《政府论》汇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学思想,本篇系统地阐述了公民政府的真正起源、范围、目的等,第一次系统地论证了“天赋人权”的基本原则,也较全面地阐述了个人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并强调政治分权的思想,以防止权力的无限制膨胀和滥用。同时指出通过社会契约建立的社会高于政府,当立定的法律被违反或是代理人滥用权力时,一个政府便是背叛了其人民,应该被解散。这些思想对于后世的现实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宣传(第二版)
刘海龙
本书是宣传概念的历史,也是宣传观念的历史。为了回答什么是宣传、它为什么会存在、大众为什么会容忍宣传等问题,本书追溯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概念的产生、美国20世纪初宣传与民主的争论、俄国革命的宣传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观念、20世纪后期的新宣传等宣传观念发展的重要环节,并以此为背景,重点研究了中国宣传观念的产生和建立、宣传与革命、知识分子与宣传、从宣传1.0到宣传3.0的升级、宣传与粉丝
過去與未來之間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過去與未來之間》被鄂蘭視為她最好的一部作品,這本政治思想文集成書於《極權主義的起源》、《人的條件》等鉅著之後,包含了八篇睿見迭出的文章,呈現出她對不同領域與主題的廣博思考,包括自由、權威、傳統、歷史、政治、文化,以及太空科技的發展。 儘管主題各異,這些文章都流貫著同一種精神。鄂蘭意圖告訴生活在現代世界的你我:過去曾指引人們、賦予我們力量的思想與文化傳統已經中斷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
评分 9.4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钱穆先生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 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钱穆(1895—1990
被误读的信托
高凌云
2001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和2021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都明确规定自然人可以设立遗嘱信托。信托制度作为一种源自英美法的制度已经在我国生根发芽,并且从商事信托逐渐回归民事信托,正在成为“进入寻常百姓家”的一种普惠制度。本书作为一本介绍英美信托法精髓的基础性著作,回溯信托法的本源,解析在家族财富管理领域的信托制度,为帮助国内读者准确把握和了解传统信托的特点,提供
要件审判九步法
邹碧华
武经七书
骈宇骞
1.硬核内容。《武经七书》所收录的7部经典,是兵书经典中的经典。其中《孙子兵法》十三篇,涉及军事理论、实践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为我国最早的兵书经典,是春秋之前兵书的集大成者,为后来的兵书开了无数法门。《吴子兵法》较好地保存了吴起独特的政治、军事思想,总结和研究了当时的战争理论和经验,丰富了古代军事理论的宝库。《司马法》内容广泛,几乎涉及军事的各个领域。《黄石公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
[美]小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
在这部影响越来越广泛,在西方国际关系教材中独树一帜的教科书中,作者沿古典均势时期、一战、二战、冷战,到冷战后的全球化、信息化的历史脉络,介绍了主要国际关系流派的理论和方法。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探索世界政治的有效途径,而且使相关读者亦能从中受到启发,堪称一部优秀的国际关系教材。 本书简明扼要、深入透彻地介绍了世界政治研究。它熟练地把历史与理论结合起来,评说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冲突
为权利而斗争
鲁道夫·冯·耶林
评分 9.3分
耶林一生的思想正如他的作品一样可以分成几个阶段:从历史法学派的捍卫者,到概念法学的追随者,再到利益法学的开拓者。耶林的法学作品中有三部特别引人注目:《罗马法的精神》、《为权利而斗争》和《法律目的论》,虽然它们并不一定称的上耶林*著名的作品,但却标志着耶林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 本版译著: 一.内容:以1913年德文版本译制而成,1913年版本相较德文第*
论自由
[英] 约翰·穆勒
约翰•穆勒的《论自由》一直是政治哲学乃至人文思想领域内享誉至高的作品,虽然篇幅不大,却是一部划时代的思想巨著,它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论述,集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之大成,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本书清晰地阐明了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个人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范围内,就应该拥有完全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个性自由(行动自由),而这一原则的实施,有赖于
党员、党权与党争
王奇生
本书考察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从国民党内部探寻其制度结构与运作机制,对国民党内部派系冲突、党务与党权在地方的运作、党与政和军的关系等做了细致的讨论。全书核心是国民党为“弱势独裁政党”,其组织的散漫性使其无法实现俄共式的一党专政,即有独裁之心而无独裁之力。作者指出,国民党始终未能建立一个具有严密渗透性和强大内聚力的政党组织体系,这是其最终失去政权的主要原因。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政治哲学
[英] 乔纳森·沃尔夫(Jonathan Wolff)
人生而在群体之中,与众人之事休戚相关。善用理智来思考公共事务,是公民的责任。 群体该如何组织,才能让其中的众人追求良善生活?权力、财富、自由、权利,怎样分配算是公平?遵循社群传统价值重要,还是自由发展个性重要?对待少数、弱势、外来群体,用什么方式才符合正义? 在这本影响了几代人走上思考公共事务之路的书中,牛津大学哲学家、公共政策教授乔纳森·沃
巴黎和会
埃米尔·约瑟夫·狄龙
评分 9.2分
《巴黎和会》共十六章,作者埃米尔·约瑟夫·狄龙博士以巴黎和会参会记者的身份,向读者客观展示了一段宝贵的历史资料。该书引用了大量当时颇有影响力的报纸刊登的文章,使作者观点客观公正;很多史料是作者亲身经历,对话体的应用,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该书涉及面较广,主要讲述了巴黎和会对世界产生的方方面面的巨大影响,包括巴黎和会召开前各国的政治状态、人民的需求和期待;战争对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
如彗星划过夜空
林达
《如彗星划过夜空(三版)/近距离看美国之四》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制度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以及付诸实现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了美国早期思想家和政治家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时,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英]马林诺夫斯基
本书是第一部现代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志。它描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群岛上的一种叫“库拉”的交换制度,以及与这一制度相关的当地土著社会的巫术、宗教、贸易及日常生活等方面。 这一研究是作者马林诺夫斯基在长期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马氏在本书中提出并实践的长期参与观察法后来成为现代人类学的方法标志,具有开创性的深远影响。本书也因此成为里程碑式的人类学最经典的著作之一。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王小甫
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
张念
Lenin's Tomb
David Remnick
In the tradition of John Reed's classic Ten 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 this bestselling account of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combines the global vision of the best historical scholarship wit
政治的概念
[德]卡尔·施米特 (Carl Schmitt)
☆经典作品全新增订,补充多国版本序言及学者评论;跨时空、多角度,全面理解施米特的处境,理解我们阅读施米特的语境。 ☆无论左派、右派还是中间立场的政治思想者,都难以摆脱他那充满悖论与危险的思想幽灵。 ☆20世纪具争议政治思想家、最后一位欧洲公法学家——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集全新编订。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什么才是最基本的“
见证重大改革决策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编)
本书的口述资料几乎涉及所有中央层面重大改革措施,诸如包产到户、价格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经济特区、证券市场、分税制等以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的制定。这些亲历者的口述,有对历史现场的生动描述,有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有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为 深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提供了丰富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后记】 本书辑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