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文言文
张中行
评分 8.1分
文言文是中小学生语文课本中必学必考的内容,加之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提倡,文言文在课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主要内容包括:何谓文言、文言如何形成、文言的特点等。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字仲衡。后以名字难认,改今名,1909年1月生于河北香河一农家。1929年毕业于通县师范,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
怎样作文
评分 8.5分
本书将从什么是作文,为什么要写作文讲起,将如何培养写作能力,如何写,如何修改等作文法门一一道来,为旨在学习写作的读者指明了门径。主要内容包括:缘起、什么是作文、为什么要作文等。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字仲衡。后以名字难认,改今名,1909年1月生于河北香河一农家。1929年毕业于通县师范,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
补学集
评分 暂无
顺生论
《顺生论》是著名文史专家、文化老人张中行先生谈论人生哲学的著作。作者在书中易古人的“率性”为“顺生”,阐发自己关于“怎样活才好”的种种人生见解。近百岁高龄的文化老人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湛的人文知识,把人生的方方面面梳理为三个方面的六十个问题,从古今沟通、中外比较的角度条分缕析,推本溯源,以散文化的笔墨娓娓道来,使全书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人生思索中,开人眼界、启人胸襟。
文言津逮
临渊而不羡鱼
评分 8.0分
禅外说禅
禅是中土文化的一种现象,也是处理人生问题的一种方式。禅外说禅,顾名思义,是“身立门外”,“体会到不懂禅的人是怎么不懂的”,目的是“要使不懂的人去懂”。作者是把禅当作文化史中的一个分支来讲述的,是置身史外来讲史,因而可以不偏不倚地摆事实,讲道理。以科学常识为依据,由人生之道谈起,然后层层深入,讲述各时代佛教的发展,禅宗史略,禅的所求和修持方法,在人生哲学方面的价值和缺欠以及禅宗对中土哲学思想、
诗词读写丛话
文言和白话
评分 7.5分
作文杂谈
流年碎影
张中行全集
该书为全集,收录了张中行先生的所有作品,编排的顺序为“成名作” 、人生哲学、学术著作,包括佛学、语言、语文,再次为诗词,自然接合自作诗集、自传,后面是杂文。全集主要包括先生最有影响力的负暄系列作品,即《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人生哲学《顺生论》,佛学著作《禅外说禅》《佛教与中国文学》,学术著作《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作文杂谈》,诗词著作《诗词读写丛话》及其习作《说梦草》,自传
人生卷-张中行散文精品集
《张中行散文精品集:人生卷》主要内容简介:不合时宜——对镜看到的自我、关于读书明理、有关史识的闲话、身后名、安苦为道、宇宙和人生、以逆为顺、通往禅悟的路等。
北京的痴梦
评分 8.9分
《北京的痴梦》是张中行先生所写的关于北京的散文。整本书分为六辑,第一辑《红楼》,是张中行先生回忆在北大红楼里生活和学习的文章;第二辑《旧迹》,描写圆明园、阅微草堂等北京的名胜古迹;第三辑《饮食》,此辑只有三篇,分别是《大酒缸》《东来顺》《早期的烤肉》,讲述了北京的老字号和吃食;第四辑《戏剧》,此辑也只有三篇,分别是《韩世昌》《余派遗音》《中国旅行剧团》,均是与戏剧相关的人和事;第五辑《市井》
文言常识
评分 8.7分
文言要不要学,虽见仁见智,未得共识,但只要念及古代文化中存无数宝藏,且文言大有益于思维与想象,则创造条件,想办法去掌握它,应说是明智之举。但如何去学,方法颇多,总括起来,大致有二:或偏重多读,以期熟后自如;或偏重摸清规律,以冀知而求会。其实,把二者结合起来或许更为有效。坊问不乏好的古文选本,可供多读之需;缺作辅助的有关通论倒不多见,令有心者遗撼。本书的编成,便为了补缺。
负暄琐话
这是一本随笔性质的书。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晦闻等六十余篇,于1986年出版。用意是记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作者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因而笔下总是轻松中含有严肃,幽默中含有泪水。出版以后,国内外报刊如《读书》、《博览群书》、《光明日报》、《文汇读书周报》、《今晚报》、《青年报》,香港《大公报》、《东方文化》
散简集存
闲话八股文
旧燕
评分 7.7分
留梦集
评分 7.9分
张中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