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文集
潘光旦
评分 9.0分
潘光旦先生(1899—1967)是我国老一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学家。其遗作约600万言,是一宗宝贵的学术遗产,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将由北大出版社统编文集,陆续出版。现已编成第一卷,内容包括其早期的四部著作:《冯小青:一件影恋的研究》、《中国之家庭问题》、《优生概论》、《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较的研究》。作者对性心理学、家庭学、优生学、民族学,或个案研究或比较分析,或
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
评分 8.0分
本书以戏剧界人才入手,用生物遗传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人才问题。
直道待人 潘光旦随笔
评分 8.5分
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
评分 7.9分
优生原理
评分 8.3分
中国之家庭问题
评分 7.4分
中国之家庭问题至繁变也,欲求讨论之切乎事理,窃以为有不能不遵循之原则四:以言观点,则为生物演化的;以言目的,则种族价值之提高居大半;以言方法,则重事实而轻浮词臆说;以言实际之兴革,则认旧制度有相当之价值,而宜利而用之。人是一个富有情感的动物,在要求情感有所寄托。在彝伦攸叙的社会里,家庭是人们情感所由维系的一个最大的中枢。家庭一经摧残,此种中心机关就没有了,从此人们的情感就不得不别求寄托。中国
政学罪言
评分 暂无
收录潘光旦于1934年至1947年间在《观察》《华年》《独立评论》《民主周刊》《大公报》《人文》等报刊杂志发表过的评论文章22篇,涉及思想、文化、青年、教育、政治等主题。本书初版于1948年4月。《政学罪言》是潘光旦先生代表性作品《自由之路》的姊妹篇,涉及思想、文化、青年、教育、政治等方面,所述观点也具有共通性。用他的话说,“它是《自由之路》的一个前驱,同时也是一个后殿” <
逆流而上的鱼
“时代潮流里的事物未必尽是,社会遗传里的事物也未必尽非。”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于时代变革之际,提出了承续与新变的命题,本书即为其相关讨论的长短评文章集。其中谈到许多今日依然困扰人们的社会问题,如青年恋爱、幼儿教育、老人赡养等,深具启示。书中不少篇目皆为第一次整理出版,其英文作品《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也是第一次翻译发表。
优生概论
《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优生概论》汇集了作者关于优生学的诸多代表性文章,比较广泛地介绍了优生学的学科内涵、学科意义和发展历史。其中,“优生概论”和“西化东渐及中国之优生问题”遂两篇文章为全书的统领。前者对优生学这一学科进行学理上的探讨,后者则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加以讨论。全书结构清晰,论证严谨、资料详尽。
儒家的社会思想
评分 9.2分
《儒家的社会思想》主要内容有:荀子与斯宾塞尔论解蔽、民主政治与先秦思想、检讨一下我们历史上的大民族主义、孔氏三世出妻辩、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工与中国文化等。
《优生概论》一书系论文集性质,其广泛介绍了优生学学科发展历史、内涵与意义。本书的前两篇文章"优生概论"和"西化东渐及中国之优生问题"为全书的统领:前者是对优生学这一学科进行学理上的探讨;后者是结合中国实际问题进行的讨论,其结构清晰、论证严谨、资料详尽,实乃大家之作。
赤手空拳打天下
45位平凡的年轻人,凭借智慧和胆识行进在创业的征途上。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的已高居财富顶峰。他们是顺应时代成就事业的精英,他们是有志创业的年轻人学习的楷模。他们的昨天就是你们的的今天,他们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勇敢地跨出艰难的第一步,凭借青春的热情闯出一片新天地,这样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生命。 本书选录了45个年轻人的45个创业故事,他们中年龄最大的40岁,最
潘光旦文集 第三卷
《潘光旦文集(第3卷)》内容简介:潘光旦先生(1899-1967)是我国老一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学家。其遗作约600万言,是一宗宝贵的学术遗产,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本卷为第三卷。本卷收入潘光旦先生30年代的两部著作。第一部《民族性与民族卫生》(人文生物学论丛第三辑),是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民族学著作。它从生物学、优生学和遗传学的独特角度,阐发了许多精辟见解。第二部是《
潘光旦文集1
评分 8.9分
冯小青性心理变态揭秘
书名实在太冷了。。。
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
评分 7.5分
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
评分 8.7分
在梁启超等的倡导下,学术界出现了研究谱牒的热潮,北京图书馆致函社会各界广征家谱。(1945年杨殿殉撰《中国家谱学通论》就是利用馆藏家谱撰写的研究论文。)1931年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柳治徵撰《族谱研究举例》一文可视为对梁文的呼应,该文中有将太仓王氏与武进庄氏比较,分析人口的数量与增殖的例子,开了利用家谱资料进行人口问题研究的先例。利用谱牒资料对人口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有潭其骧,其著《湖南人由来
苏南土地改革访问记
馮小青——一件影戀之研究
评分 8.8分